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吕梁市方山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61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7.54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吕梁市方山县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公安机关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主要承担立案、侦查和部分刑罚的执行任务。下列罪犯的刑罚属于公安机关代为执行的是()。

A.赵六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已被羁押4个月,监视居住2个月

B.王五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已被羁押1个月,监视居住4个月

C.张三因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已被羁押2个月,监视居住2个月

D.李四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已被羁押3个月,监视居住3个月

【答案】:A

2.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

A.经济补贴

B.政治待遇

C.物质奖励

D.精神奖励

【答案】:C

3.辅警应当自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听从指挥、服从管理、接受监督,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A.按照

B.践行

C.奉行

D.推行

【答案】:B

4.查控车辆时,嫌疑车辆里面的人员发现民警意图并驾车潜逃,民警应在第一时间()。

A.驾车追击

B.联系其他检查站

C.聚集警力

D.报告指挥中心

【答案】:D

5.刘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

A.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对其取保候审

B.因有碍侦查而不许可辩护律师会见刘某

C.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D.发现不应当拘留,立即将其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

【答案】:B

6.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违法嫌疑人使用强制传唤的,()

A.不得使用警械

B.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C.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D.应当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答案】:B

7.辅警陈骋符合景德镇市政府特殊人才计划引进条件的,劳动报酬待遇应当()

A.由招聘的公安机关确定工资标准

B.按陈骋本人提出的工资要求进行发放

C.执行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

D.参照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

【答案】:C

8.对被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由()执行刑罚。

A.监狱机关

B.司法行政机关

C.劳动教养机关

D.公安机关

【答案】:D

9.建筑包工头甲为了拉拢工程监理乙,一日在请乙吃喝后建议乙去放松放松,乙表示同意。甲将乙带到一美容美发店,乙正在嫖娼时被当场查获。经调查,甲所称放松就是带乙去嫖娼,并且在乙和卖淫女发生性关系之前,甲和店老板讲好嫖资为200元并由甲直接付给了店老板。乙也明知放松的意思就是嫖娼,且明白是甲请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元应作为嫖资追缴

B.对乙应以嫖娼予以处罚

C.对店老板应以介绍卖淫给予处罚

D.对甲不能以介绍卖淫给予处罚。因甲未直接为卖淫女介绍卖淫,只是与店老板商谈乙嫖娼的事

【答案】:C

10.公安机关对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要求复核,对被拘留人,应当()。

A.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后立即释放

B.如不提请复核,立即释放

C.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作出复核决定后,决定是否释放

D.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立即释放

【答案】:D

11.张三受李四之托走私普通货物、物品,李四在走私的货物、物品中夹带假币,数额较大,但张三对夹带假币并不知情。张三()。

A.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构成走私假币罪

C.以走私假币罪

D.以走私假币罪

【答案】:A

12.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A.经济处罚

B.刑事处罚

C.管制

D.行政处罚

【答案】:D

13.如辅警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可以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辅警本人,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A.十五日

B.三日

C.七日

D.三十日

【答案】:D

14.辅警参加劳务派遣公司工会的,辅警的工会经费应由各单位按本单位所有辅警工资总额的()提取并拨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工会。

A.百分之二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七

D.百分之一

【答案】:A

15.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给予治安处罚的前提条件是()。

A.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

B.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