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理论的情境类原因分析题解题策略
陶佳卉沈初见
摘要尝试运用SOLO理论进行情境类原因分析题的难点分析,进而建构围绕科学思维培养的解题模型,以实现此类高考重难点题型的突破。
关键词情境类原因分析题SOLO理论科学思维解题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情境分析能力是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学生运用生物学概念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能力,是对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水平进行评价的重要方面。在高考题中,对学生情境分析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其中情境类原因分析题是难度较大的题型,每年出现在非选择题中的概率大且失分率居高不下。然而,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后,却鲜少发现中学生物教师对于如何突破此类高考重难点题型的研究,因而拟开展情境类原因分析题的解题策略研究,以期为一线中学教师提供思考。
1理论指导,难点分析
SOLO理论由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基于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而创立,可用于评价学生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高度,按照能力从低到高可依次划分为5个层次。①前结构层次: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②单点结构层次: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③多点结构层次: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④关联结构层次: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⑤抽象拓展层次: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情境类原因分析题是一类基于对创设情境的分析,用文字表述其中生物学现象或规律的主观性试题。针对其失分率高的原因,教师可运用SOLO理论进行分类分析。①概念定位出错:情境类原因分析题可以出现在非选择题的各类大题,其所创设的情境变化多样,内容广泛,涵盖高中阶段各类概念。处于前结构层次的学生往往情境分析能力较弱,概念掌握不牢固,所以缺乏精准定位与题设情境相应的生物学概念的能力。例如,对浙江省2018年31题第(3)小题“F1出现4种表现型的原因是”,学生没有将情境中多种表现型的生物学现象与基因重组的概念联系起来就会失分。②概念剖析不全:处于单点结构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概念定位后,因对概念的剖析不够全面也会导致失分,其实就是没有找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影响因素。例如,对灯光下叶圆片上浮问题,学生只认为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作用,而没有意识到其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共同作用的结果。③逻辑推理缺失:此类题型常要求学生具备将创设情境与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环节推理出来的能力,多点结构层次的学生会因为逻辑推理环节缺少而失分,如分析出表格中某叶绿素含量高,跳过光反应环节,直接答光合作用速率。④阐释归纳不到位:主观性试题需要学生能归纳概括逻辑关系并组织文字表达清楚。概括得到的关键词不精准文字表达不规范都是常见的失分原因,处于关联结构层次的学生往往在抽象概括能力方面仍有缺陷,所以清晰而准确地呈现最终答案是其难点所在。
2模型建构,分步解析
为了解决学生因科学思维的欠缺导致情境类原因分析题失分,笔者设计了围绕科学思维培养的解题模型(图1),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速度与正确率。
①概念定位:为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情境→概念联系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情境资料中分析、提炼出关键词,再帮助学生定位所考查的生物学概念,随后将抽象的生物学概念具体化、情境化,即书写出与情境条件对应的概念定义,从而实现前结构思维层次的突破。
②剖析推理:当题设情境对应的次位概念不止一个时,其思维高度的要求从单点结构层次进入多点结构或关联结构层次,充分体现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在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剖析这些次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关系类型有如图2所示的“单线式”与“多线式”。教师可以选择图2中合适的类型来体现剖析推理所得的逻辑关系,并将第一步定位的次位概念依次代入其中。
③概括阐释:当逻辑关系中涉及多个次位概念时,如果将全部定义内容都表述出来,则会出现情境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此,教师需结合情境条件,引导学生依次将逻辑关系类型中各次位概念定义进行精准概括,然后将所得的概念名词来分别替代定义,进而使学生规范地阐释第二步所得的逻辑关系。其中,能否实现精准概括是本环节的难点所在,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高度是否已达到抽象拓展层次。
由于情境类原因分析题类型多样,考查的重难点有所差异,学生在碰到实际题型时还是较难把握,因此选取对难点突破起到关键作用的两大环节“概念定位”和“剖析推理”,举例阐述具体解题策略。
3.1概念定位类
【例1】(2020年1月·浙江生物高考)28.已知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正常株)植物,基因t纯合导致雄性不育而成为雌株,宽叶与窄叶由等位基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