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实战演练与解析试题卷.docx
文件大小:38.1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2.56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计算题实战演练与解析试题卷

一、计算题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计算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商品的生产成本为100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市场供求平衡时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1)计算该商品的价值量。

(2)如果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计算新的价值量和价格。

(3)如果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但市场需求减少20%,计算新的价值量和价格。

二、简答题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某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20元,生产100个商品需要1000个劳动小时,该企业计划在1年内生产10000个商品。

(1)计算该企业在1年内生产10000个商品所需的总劳动时间。

(2)如果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10%,计算新的总劳动时间。

(3)如果该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10%,但市场需求减少20%,计算新的总劳动时间。

三、论述题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论述问题。

材料三:某商品的生产成本为100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市场供求平衡时该商品的价格为150元。

(1)分析影响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四、材料分析题

要求: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增加居民消费、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以下是一些具体政策措施: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消费能力。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促进投资增长。

3.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

(1)分析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理论基础。

(2)结合实际,阐述扩大内需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

要求: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并回答问题。

案例五:某企业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决定引进一条先进的生产线。该生产线投资额为1000万元,预计年产量为1000台,每台产品的售价为10万元,生产成本为8万元,企业预计年利润为200万元。

(1)计算该企业的投资回收期。

(2)分析影响该企业投资回收期的因素。

(3)针对该企业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六、论述题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以下问题。

(1)论述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2)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计算题

(1)价值量=生产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00元/10小时=10元/小时

(2)新的价值量=10元/小时*(1+10%)=11元/小时

新的价格=新的价值量*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元/小时*10小时=110元

(3)新的价值量=10元/小时*(1+10%)=11元/小时

新的价格=新的价值量*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1元/小时*10小时=110元

市场需求减少20%,价格不变,因此新的价值量和价格仍为110元。

解析思路:

1.根据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原始价值量。

2.根据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调整价值量。

3.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量和生产时间,计算新的价格。

4.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确定最终价格。

二、简答题

(1)总劳动时间=单位商品劳动时间*商品数量=10小时/商品*10000商品=100000小时

(2)新的总劳动时间=单位商品劳动时间*(1+10%)*商品数量=10小时/商品*1.1*10000商品=110000小时

(3)新的总劳动时间=单位商品劳动时间*(1+10%)*商品数量=10小时/商品*1.1*10000商品=110000小时

解析思路:

1.根据单位商品劳动时间和商品数量,计算总劳动时间。

2.考虑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调整单位商品劳动时间。

3.再次计算新的总劳动时间。

4.考虑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确定最终的总劳动时间。

三、论述题

(1)影响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生产率等。

(2)提高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技术创新、管理优化、规模经济、分工协作等。

解析思路:

1.分析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

2.结合实际,提出提高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

(1)政府扩大内需政策的理论基础包括: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消费与积累的关系理论等。

(2)扩大内需政策对我国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