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框架梳理与经济基础试题.docx
文件大小:38.5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2.73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原理框架梳理与经济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自然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技术进步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形态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A.实践

B.需要和满足

C.主体和客体

D.自由和必然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D.人类与自然

5.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

A.社会革命

B.社会进步

C.社会矛盾

D.社会和谐

二、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四、案例分析题

要求:阅读以下案例,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理论,分析案例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并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案例: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逐渐出现了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象。这些农民工利用在城市务工期间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回到家乡从事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这一现象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

2.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问题。

3.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论述题

要求: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1.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

2.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历程和成果。

3.结合我国实际,探讨如何更好地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六、材料分析题

要求:阅读以下材料,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理论,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阐述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传统产业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基础特征。

2.结合材料,阐述科技创新对我国经济基础的作用。

3.针对我国经济基础发展现状,提出推动经济基础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A

解析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发展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2.B

解析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基础,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3.B

解析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实践、主体和客体、自由和必然等,需要和满足不属于其范畴。

4.B

解析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5.C

解析思路: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矛盾,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的观点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形态

三、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四、案例分析题

1.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

-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

-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增多。

-政策支持,如返乡创业政策优惠。

2.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问题:

-积极影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