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空心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文件大小:95.6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3.52千字
文档摘要

空心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30m以下空心墩墩身施工。

2、作业准备

内业技术准备

现场技术员熟悉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掌握翻模施工工艺,按照施工工艺对领工员及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由领工员和工班长交底至作业人员,要求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内容、施工工艺及相关安全控制重点。

开工报告已经审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已进场,检验合格。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方案编制完毕,并已审批;防护方案满足现场施工安全需要。

制定了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准备

承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墩身位置的第二次测量放样,并检修预埋的墩身钢筋,对墩身所在位置下的承台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

汽车吊、混凝土运输汽车、汽车泵、地泵、塔吊等施工机械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高处作业防护围栏,安全网、施工平台等防护用品已到位。

施工所用钢筋、混凝土原材料、模板已到,满足施工所需。

3、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础顶面

测量放样

绑扎墩身钢筋

立 模

混凝土拌制、运输 灌注墩底实体混凝土 制作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拌制、运输

测量放样

绑扎墩身钢筋

立空心墩模板

混凝土拌制、运输 灌注空心墩混凝土 制作混凝土试件

绑扎墩顶实体钢筋

立墩顶实体模板

混凝土拌制、运输 灌注墩顶实体混凝土 制作混凝土试件

养 护

30m以下空心墩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墩身外侧模板选用大块钢模板,内侧采用定型钢模板。对于收坡高墩,且同类型桥墩数量较多的,应采用大块成套钢模,分段支立、浇灌,在不同墩位间倒用。

空心墩底部的实心部分单独分次浇筑,墩身每次的最高高度控制在5m

以内,施工中加强施工组织。墩身钢筋、模板根据地形、墩高等条件由汽车

起重机、自制提升架负责垂直提升,混凝土由混凝土泵或泵车泵送入模。超过25m的空心墩采用翻模施工。

施工方法、要求

模板工程

墩台身外模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选用不少于6mm厚钢板面板,加工时,派专业工程师在加工厂家进行全过程跟踪,保证面板、平整度、接缝、尺寸误差的质量要求。内模采用组合钢模。

模板进场后,进行清理、打磨,以无污痕为标准,刷脱模剂,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立模前进行试拼,保证平整度小于3mm,加固采用内撑和外加拉杆形式,保证空心薄壁误差小于5mm。搭设支架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在可靠的地基上。墩台空心内的顶部采用搭设碗扣支架,φ50钢管加固,安装好后,检查轴线、高程,保证模板、支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不移位。

钢筋的制备

基??要求: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表面洁净、平直、无局部弯折,使用前将表面油腻、鳞锈等清除干净;带肋、光圆钢筋及盘条,其性能分别符合规定;各种钢筋下料尺寸、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安装要求:承台与墩台基础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基底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墩身钢筋与预埋钢筋按50%接头错开配置;墩身钢筋规格多、数量大,为确保施工精度和绑扎质量,钢筋绑扎作业在固定胎架上绑扎;采用定型塑料垫块,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浇筑分三阶段进行,墩底实体段、墩身空心薄壁、墩顶部实体段。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浇筑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并保证安全。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采用振动器振动捣实。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允许间断时间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按工作缝处理。墩身截面突变处不设施工缝。对于工作缝,周边应预埋直径不小于16mm的钢筋或其他铁件,埋入与露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应大于直径的20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预埋支座

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及时抽拔或松动;在灌注过程中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洒水养护。

墩身下实体段、空心段、上实体段混凝土施工时,特别注意实体段与空心墩身连接处的混凝土质量和外观。特别在实体段,由于一次浇筑混凝土体积过大,采取和承台相同措施降低水化热。

4、质量检验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