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钢材的强度指标是()。
A.延伸率
B.韧性指标
C.屈服点
D.冷弯性能
答案:C。屈服点是钢材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的应力,是钢材的重要强度指标。延伸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指标;韧性指标反映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冷弯性能是检验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而不破裂的能力。
2.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的大小与()关系不大。
A.钢材的种类
B.应力循环次数
C.连接的构造细节
D.残余应力大小
答案:A。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主要与应力循环次数、连接的构造细节、残余应力大小等有关。应力循环次数越多,越容易发生疲劳破坏;构造细节不佳会产生应力集中,降低疲劳强度;残余应力会影响结构的应力状态,对疲劳强度有较大影响。而钢材种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材料性能,但对于焊接结构疲劳强度来说,影响相对较小。
3.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φ与()等因素有关。
A.构件的截面类别、两端连接构造、长细比
B.构件的截面类别、钢号、长细比
C.构件的截面类别、计算长度系数、长细比
D.构件的截面类别、两个方向的长度、长细比
答案:B。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φ与构件的截面类别、钢号、长细比有关。不同的截面类别,其稳定性能不同;钢号不同,钢材的力学性能有差异;长细比是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参数,长细比越大,整体稳定性越差。
4.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A.摩擦面处理不同
B.材料不同
C.预拉力不同
D.设计计算方法不同
答案:D。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是依靠板件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以摩擦力刚被克服作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允许接触面滑移,以螺栓杆受剪和孔壁承压破坏作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二者设计计算方法不同。摩擦面处理、材料、预拉力等虽然也有一定要求,但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5.梁的横向加劲肋应设置在()。
A.弯曲应力较大的区段
B.剪应力较大的区段
C.有较大固定集中力的部位
D.有吊车轮压的部位
答案:C。梁的横向加劲肋主要是为了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在有较大固定集中力的部位,会产生较大的局部应力,设置横向加劲肋可以有效地增强梁的局部承载能力。弯曲应力较大的区段主要通过合理设计梁的截面来处理;剪应力较大的区段可能需要设置纵向加劲肋;有吊车轮压的部位除了加劲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构造措施,但横向加劲肋设置的关键还是在有较大固定集中力处。
6.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
A.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
B.由公式$V=\frac{Af}{85}\sqrt{\frac{f_y}{235}}$计算的剪力
C.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与由公式$V=\frac{Af}{85}\sqrt{\frac{f_y}{235}}$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
D.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与由公式$V=\frac{Af}{85}\sqrt{\frac{f_y}{235}}$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小值
答案:C。计算格构式压弯构件的缀件时,剪力应取构件实际剪力设计值与由公式$V=\frac{Af}{85}\sqrt{\frac{f_y}{235}}$计算的剪力两者中的较大值,以确保缀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7.钢材的伸长率是衡量钢材()的指标。
A.弹性性能
B.塑性性能
C.韧性性能
D.冷弯性能
答案:B。伸长率是指钢材在拉伸试验中,标距段的总变形与原标距长度之比,它反映了钢材在受力破坏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是衡量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弹性性能主要通过弹性模量等指标衡量;韧性性能用冲击韧性等指标衡量;冷弯性能通过冷弯试验来检验。
8.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中,γx是()。
A.梁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B.构件的长细比
C.构件的稳定系数
D.构件的换算长细比
答案:A。在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中,γx是梁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它考虑了截面部分发展塑性的情况,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构件的长细比用λ表示;稳定系数用φ表示;换算长细比用于考虑格构式构件等的特殊情况。
9.普通螺栓受剪连接可能的破坏形式有五种:①螺栓杆剪断;②板件孔壁挤压破坏;③板件被拉断;④板件端部剪坏;⑤螺栓弯曲破坏。其中通过计算来防止的破坏形式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A。普通螺栓受剪连接中,螺栓杆剪断、板件孔壁挤压破坏、板件被拉断可以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设计计算来防止。板件端部剪坏通常通过构造措施(如保证板件端部有足够的距离)来避免;螺栓弯曲破坏一般通过限制板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