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doc
文件大小:5.91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6.24千字
文档摘要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组号:2202602-08

组员姓名:王一帆、朱俊、张晨旭、李嘉楠、刘之誉

组员学号:01、03、04、13、15

指导教师:鄢志辉、黄长军

测绘工程系

二O二四年十二月

目录

1概述

1.1实习目的和任务

1.2实习地点及时间

1.3实习组织形式

2测区概况

2.1GNSS测区概况

2.2测区已有资料(技术依据)

2.3实习基本过程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3.2GNSS网的布设原则

3.3导线点位选择原则

3.4平面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3.5选点、埋石方法及情况

3.6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3.7GNSS网调度计划

3.8GNSS观测

3.9观测成果质量分析见附表1

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4.1选线、埋石方法及情况

4.2施测技术依据及施测方法

4.2.1二等水准技术要求

4.2.2二等水准观测方法

4.3平差计算

4.4观测成果质量分析

5提交资料

5.1成果表(GNSS/导线、水准)

6实习总结

6.1.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6.2.实习心得

1概述

1.1实习目的和任务目的:

控制测量和GNSS实习是学完控制测量学和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理论知识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为目的的一次实习,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来让我们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灵活应用

任务:

熟悉并掌握一等导线测量、E级GPS静态测量、二等精密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熟悉GNSS接收机的工作原理,DJ2全站仪、徕卡电子水准仪的工作原理。学会记录水准仪测量二等水准测量的记录表格,方向法

测角,测距仪侧边的记录方法,GNSS外业手簿记录方法;学会用CGO软件来处理静态数据,并生成合格的二维三维约束平差报告,学会用科傻平差软件来对全站仪所测得的平面网,水准仪所测得的高程网进行平差,并能看懂平差报告所得到的成果,计算导线

1.2实习地点及时间

湖南城市学院内11月25日到12月15日

1.3实习组织形式

以五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实习

2测区概况

2.1GNSS测区概况

湖南城市学院校园地势整体平坦,校内绿化面积较大,校园环境优美,适合GNSS课程设计。

2.2测区已有资料(技术依据)

校园内已有供实习使用的GPS控制点或校内CORS测设,标石保存完好。已知控制点坐标,老师现场公布。

2.3实习基本过程

我们组第一周被分到水准仪的使用,所以第一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周一上午开完动员大会之后,下午进行二等水准测量的选点,分别为湖南城市学院内西南,西北,东南,东北角选的四个点。第二天致周五早晨全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周五处理二等水准测量的数据,第二周周二12月3日进行一级导线测量,周四进行GNSS静态采集第三周进行数据处理

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

3.1首级网

湖南城市学院内已有的控制点控制网

3.2GNSS网的布设原则

a.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作业时的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b.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

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c.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每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d.在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e.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C级网每隔3~6点联测一个高程点,D和E级网视具体情况确定联测点数。A和B级网的高程联测分别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C至E级网可采用等外水准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

3.3导线点位选择原则

点位应选在稳固地段,视野应开阔且方便加密、扩展和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应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

则;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