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少儿健康教育题库(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上升期是在
A、1-3年级
B、1-2年级
C、5-6年级
D、3-5年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上升期,此阶段儿童开始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2.智力的核心
A、记忆力
B、想象力
C、观察力
D、思维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力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并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智力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其他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是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最关键能力。观察力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记忆力是对知识经验的存储;想象力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它们都围绕思维力展开并受其影响,所以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力。
3.WTO认为青春期女生一般始于()岁
A、10至12
B、8至10
C、14至16
D、12至14
正确答案:A
4.把失败归因到任务难度或运气
A、不会有过多愧疚感
B、产生愧疚感
C、产生自豪感
D、产生侥幸心理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当把失败归因到任务难度或运气时,个体通常不会认为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失败,所以不会有过多愧疚感。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或运气属于外部归因,这种归因方式能让个体避免因自身能力问题而产生过度的自我责备和愧疚感。而产生自豪感一般是在成功且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等积极因素时;产生侥幸心理与归因方式并无直接对应;产生愧疚感与归因到任务难度或运气的情况相悖。
5.一般来说,小学生在()年级末时基本上养成在学习时自我控制的习惯。
A、二
B、三
C、四
D、五
正确答案:B
6.()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A、心理自我
B、生活自我
C、生理自我
D、社会自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等,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7.社会学习理论是()提出
A、洛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巴甫洛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个体行为获得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洛克提出了白板说等理论。
8.自我意识的产生在
A、成人至中年
B、0-2岁
C、青春期至成人
D、2岁至青春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我意识的产生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儿童在1周岁之前,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来。1周岁之后,儿童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成人的指点,逐步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产生。所以自我意识产生在0-2岁。
9.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
A、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他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塑造作用。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行为是主动发出的,通过强化等手段来增加或减少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包括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但斯金纳理论重点突出操作性条件反射。
10.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一种社会结构,强调来自他人的积极的关注形式,如赞赏、尊敬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
A、库利
B、罗杰斯
C、帕特森
D、华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库利认为自尊是一种社会结构,强调来自他人的积极的关注形式,如赞赏、尊敬等是决定自尊的关键因素。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等;帕特森主要在家庭治疗等方面有贡献;华生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所以答案选A。
1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是()提出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班杜拉
D、洛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是由斯金纳提出的。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现象,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巴甫洛夫提出的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班杜拉主要贡献是社会学习理论;洛克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在教育等领域有诸多观点,但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
12.自我意识的发展在
A、0-2岁
B、2岁至青春期
C、青春期至成人
D、成人至中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是在1-3岁,即2岁左右开始有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在2岁至青春期自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