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卷试及答案(一)
基础知识(40分)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请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工整、规范地写出对应的词语。
mìfēng()
xiūjiàn()
mógu()
wēiwǔ()
xùnsù()
qiānxū()
jìxù()
máfán()
làzhú()
yuánrùn()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闲散(sàn)木杆(gān)挨挨挤挤(āi)
作坊(zuō)一乘轿子(shèng)爪牙(zhǎo)
朝鲜(xiǎn)模型(mú)积累(lěi)
折腾(zhē)呕吐(tǔ)涨红脸(zhàng)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倒映到影倒映水中
芬芳分芳芬芳迷人
智慧智慧智彗
迅速迅束迅束前进
“兔走触株”中“走”的意思是()
走路
跑
离开
通过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小虾的胡子一翘一翘的,胡须也一摆一摆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蜜蜂》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通过实验证明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溪边、江上、林中三个场景,展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三首诗都是描写传统节日的,且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2.几只小虾在缸里十分自在地游来游去。(缩句)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横线词造句)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照样子,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5.我把蜜蜂放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迟日江山丽,。泥融飞燕子,。
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_。
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
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________________,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阅读理解(30分)
课内阅读(15分)
《荷花》(节选)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3分)
2.文中描写了白荷花的哪几种姿态?请简要概括。(3分)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5分)
课外阅读(15分)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待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