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单元第课时印一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准确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清晰说出它们
的特征,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正确分类。
2.通过印一印、分一分、说一说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积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深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根据图形特征对平
面图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精准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正确辨别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类似图形;深刻理解从立体图形中
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阶段,他们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充满浓厚兴
趣。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对简单的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从立体图形中抽象
平面图形,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学过程中需借助大量直观
操作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
【核心素养】
直观想象: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印出的平面图形,以及动手操作对图形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直
观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构建出不同平面图形的清晰表象。
数学抽象:从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和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经历数学
抽象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逻辑推理:在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判断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依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思考和推理,培
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印图形活动,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平面图形是从立体图形上“”出来的,初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
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同时,提出分类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地导入新课。】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和印泥。上课伊
始,教师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奇的小伙伴,它们能‘变’出特
别的东西,想不想看看?”接着,教师拿起一个正方体木块,在印泥上轻轻按压,然后印在白
纸上,一个正方形就出现了。
教师继续操作,用长方体印出长方形,用三棱柱印出三角形等,一边操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
“大家仔细看看,这些立体图形在纸上留下了什么?它们和立体图形本身一样吗?”
展示印出的各种图形后,教师提问:“这么多图形,它们长得可不一样,我们能不能给它们分
分类呢?”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认识各类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观察、触摸、对比、演示、举例以及小组合作等,充
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让学生在实
践操作与思考交流中,加深对各类平面图形的认识,掌握图形分类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
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空间想象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印出的长方形)同学们,仔细瞧瞧这个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呀,谁能说一说?
学生1:长长的。
学生2:有四条边。
教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哪位同学愿意来摸一摸它的边和
角,然后说说有什么感觉?(请一位同学上前)
教师:(引导)你摸摸它的边,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角又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触摸后)有的边长长的,有的边短短的,角是直直的。
教师:非常棒!其实呀,这个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是相等的,我们把这样的边叫做
对边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直的,我们称为直角。那在生活中,像黑板、课本封面,它们的形
状都是长方形,大家还能想到哪些长方形的东西呢?
学生3:窗户。
学生4:桌面。
2.认识正方形
教师:(展示正方形)现在看这个图形,它和刚才的长方形有点像,大家仔细看看,它又有什
么特别的地方呢?先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发现。(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好啦,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小组1代表:它也是四条边,四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