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2章复习题——浙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科学.pdf
文件大小:518.8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5.13千字
文档摘要

第2章复习题

1(2分).鹿、兔、蚜虫等植食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A.生产者

B.消费著

C.分解者

D.统治者

2(2分).一段时期内当某一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生物数量

将()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不会变化

D.不断下降后再回升

3(2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相互依存关系图。以下不合理

的选项是()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4(2分).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B.群落的地域分布范围必须比种群大

C.群落由种群组成

D.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5(2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牛和田鼠之间是竞争关系

C.猫增多不会影响土蜂的数量

D.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

6(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7(2分).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有草、兔、鼠、蛇、鹰等生物,根据你所学的

生物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这些生物可构成3条食物链

C.该生态系统的其中一条食物链为:草→兔→鹰→细菌

D.蛇会冬眠,影响蛇冬眠的因素是温度

8(2分).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也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如人类皮肤的颜

色取决于黑色素含量的多少。人类学家发现,白色人种一般生活在北方高纬度

地区,黑色人种一般生活在热带低纬度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是()

A.阳光

B.温度

C.土壤

D.水分

9(2分).某湖泊引进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湖泊中甲的数量逐年显著

增加,而本地食草鱼类和水草的数量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湖泊中食草鱼类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大量投放同种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10(2分).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11(2分).如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

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A.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变异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自然选择的结果

C.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12(2分).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是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

采取以下哪一种食物结构()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13(2分).某生态系统处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种群数量经常有较大变化,该生态

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14(2分).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

B.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

不断反复循环

C.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

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

15(2分).右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

是()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

C.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生物体内积累最多

16(2分).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

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

B.甲、乙、丙、丁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

17(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