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第02讲压强和浮力(复习篇)
目录
考点聚焦:课标考点+中考考点,有的放矢
重点速记: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
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
学以致用:真题经典题+提升专练,全面突破
特别说明:难点强化选自难度中等及偏大热门的常考题型,学以致用全部选自于2023年的中考真题。
课标考点聚焦
1.压强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浮力
(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G排。
(3)了解浮力的简单应用。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中考考点聚焦
1.压强基本知识:2023.广东、2023.河北
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023四川、2023江苏
3.认识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2023四川、2023广东
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023河南、2023浙江、2023广西
5.浮力基本知识:2023.江苏、2023湖北
6.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G排:2023上海、2023江苏、2023福建
7.浮沉条件及应用:2023河南、2023北京
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画压力一定带垂直符号)
(2)压力和重力的关系: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若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G。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A.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B.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强
(1)定义:压力和受力面积之比;(比值法)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常见压强估测: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4)压强计算:(固体)
A.找出压力F:一般情况F=G总=m总g。
B.确定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是两个物体的接触部分。
(5)增大压强的方法:
A.增大压力。如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B.减小受力面积。如刀刃磨得很薄。
(6)减小压强的方法:
A.增大受力面积。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B.减小压力。如:货车严禁超载、现代建筑中采用空心砖等。
3.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压强特点:
A.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实验:①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按压探头上橡皮膜,若液柱高度差变化小,则说明气密性差,则应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漏气时,属于连通器;不漏气时,不是连通器;
②实验方法:A.转换法:根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化来反映液体压强大小。B.控制变量法。
③更换不同液体,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
(3)公式:p=ρgh
(4)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①首先确定压强p=ρgh。②其次确定压力F=pS
(5)连通器:①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②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过路涵洞、排水管的“反水弯”、船闸等。
4.大气压
(1)两个实验:A.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个证明大气压存在。B.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1标准大气压=76cmHg=1.01×105Pa
(2)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现象: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吸盘式挂物钩、钢笔吸墨水、活塞式抽水机等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3)大气压变化规律: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5.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规律: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应用:飞机、风筝、小鸟靠升力升天。机翼上面气流的速度大,气体的压强小。下面的气流速度小,气体的压强大。因此在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从而产生压力差,这就形成向上的升力。
6.浮力基本知识
(1)定义: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叫做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
(3)称重法测浮力:F浮=G-F示。
(4)产生原因:
A.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