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课时教学设计
《12.2.1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复合折线图和复合条形图的概念及其应用。复合统计图通过在同一图表中展示多个变量或类别,能够更直观地比较和分析数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复合折线图和复合条形图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本节课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思维的重要内容。
学习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扇形图描述数据,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在选择统计图表时,容易混淆条形图与折线图的适用场景,分析复合图表(如复合折线图)时,可能忽略多组数据的对比关系。
教学目标
1.会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2.会用复合统计图描述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并进行比较.
3.了解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县体需求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重点
用折线图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用复合统计图比较两组数据.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知导入
教师活动1: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某校组织了一次“汉字听写”大赛(每个学生都参加),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分布情况,七年级(1)班同学把该班全部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如下表格:
成绩/分506070|8090100人数26918132
(1)七年级(1)班有_50名学生.
学生活动1: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解:(1)提示:2+6+9+18+13+2=50(名).
(2)请你选择一种统计图将整理的结果表示出来.
解:选择条形图表示,如图所示.
(3)请你根据(2)中绘制的统计图,写出一条从中获得的信息
解:从条形图可以看出,成绩是80分的学生人数最多,有18人.
该班同学成绩集中在70~90分这个范围.(答案不唯一)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二:用条形图和折线图描述数据
教师活动2:
例2下表是2013-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这十年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2013-202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
贤物透口总额/亿元137131143884141167138419153309货物出口总凝/亿元121038120358164336104967124790
年份29182019202020212012
货物进口总额/亿元164129172374179279214255237412
货物出口总额/亿元140881143254142936173159180600
分析:折线图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有利于描述数据的发展趋势;条形图能直观地表示各个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数据.因此,可以绘制折线图或条形图描述这十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各自的变化情况.而要比较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则可以将货物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表示在同一幅统计图中,绘制复合折线图或复合条形图.
解:可以绘制复合折线图描述表中的数据.
学生活动2: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完成例题。
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
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概括。
2900
2900
19000
16006
50000
80uDn520120172018209293aan2
也可以绘制复合条形图描述表中的数据.
250600
200000
15400
10006
009
0
e132014201520162e1721828192e2e201tt0z1
货物出口总颐货物进口总额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2014,2015,2016年外,2013-2022年这十
年间,我国的货物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基本上都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每年的出口总额都大于进口总额.
复合条形图:复合条形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便于直观地对不同组别或类别的数据进行比较.
复合折线图:复合折线图主要用于表示多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有利于描述多组数据的发展趋势.
思考:比较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它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