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教育)
1概述
为适应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带来的新变化,顺应
气象服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气象观
测、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防雷等岗位(群)的新要求,不断满足气象服务领域高质量
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遵循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编制要求,制订本标准。
专业教学直接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
据。本标准落实中职基础性定位,推动多样化发展,是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气象服务专业教学
/
的基本标准,学校应结合区域行业实际和自身办学定位,依据本标准制订本校气象服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2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气象服务(620701)
3入学基本要求
初级中等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4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5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62)
所属专业类(代码)气象类(6207)
对应行业(代码)气象服务(741)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气象工程技术人员(2-02-25)、气象服务人员(4-08-01)
气象观测员、气象服务业务技术岗、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
技术岗、防雷工程技术岗……
职业类证书暂无
6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
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
1
精神,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气象服务行业的气象工程技术人员和气象服务人员等职
业或岗位(群),能够从事气象观测、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防雷等工作的技能人才。
7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全面提升知识、能力、素质,筑牢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类通用技术技能基
础,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群)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体上须
达到以下要求: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
民族自豪感;
2
()掌握与本专业对应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规定,掌握绿色生产、环境保护、
安全防护、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行业文化,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
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3
()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历史、数学、外语(英语等)、信
息技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
团队合作意识,学习1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
5
()掌握农业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等基本知识,具有服务农业生产和农业防灾减
灾的能力,具有制作各类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能力;
6
()掌握决策、公众、专业和商业气象服务的基本知识,熟悉气象灾害防御与应对气候
变化的措施和方法,能够迅速组织、凝练文字,编制各类公共气象服务材料,具有发布灾害
性天气预警的能力;
7
()具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