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知识点一、削弱地方势力
1、削弱地方势力的背景
(1)汉武帝即位初期存在危及国家统一的两股离心力量:
(2)诸侯王封地广大,势力强大,连城数十。
(3)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有的还依附王公贵族。
2、针对诸侯王的措施及效果
(1)措施:
①采纳主父偃“推恩”建议,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分给子弟为侯国,皇帝定封号,归临近郡
管辖。
②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镇压叛乱。
(2)效果:侯国增多,诸侯王封地和势力变小,诸侯王一蹶不振。
3、针对郡国豪强的措施及效果
①措施:沿用汉初政策,将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②效果:豪强离开故地,社会关系被打破,势力被削弱。
4、总体效果: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知识点二、加强经济管控
1、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1)农业方面:
①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六辅渠、白渠等,灌溉数万顷田地,提高粮食产量)。
②发明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加快播种速度。
(2)手工业方面: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进一步发展。
(3)商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私人铸币未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在豪强手中,出现许多富商大
贾。
2、加强经济管控的措施
(1)货币改革: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盐铁专卖: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将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官营、
专卖。
(3)物资调配: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税收: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3、加强经济管控的意义
(1)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
(2)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3)为汉武帝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点三、尊崇儒术
1、背景: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控制松弛,学说流行,思想不统一。
2、尊崇儒术的举措
(1)接受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精神
支柱。
(2)兴办太学:地点在长安。
(3)教材是《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4)作用是培养治国安邦人才,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3、尊崇儒术的意、儒学成为国家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4、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