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文件大小:181.93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1.28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发掘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有一座四人合葬大墓,4人均随葬玉钺,但玉钺数量、材质、大小有明显差异;其他大中型墓葬也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与小型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该时期(???)

A.已经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B.孕育着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因素

C.手工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D.已经初步迈入了阶级社会的门槛

2.在河北省阳原县官厅村小长梁遗址出土的4000余件石制品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其原料以各色燧石为主,主要采用锤击法打制。石器加工工艺较为简单粗糙,刃部普遍不够规整,器型以砍砸器为主。据此推断,该遗址先民可能(???)

A.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B.以采集渔猎为生产方式

C.定居生活并形成村落 D.处于父系氏族发展阶段

3.下图是1995年河北省考古人员在距今8000年至5000年的姜家梁遗址墓葬中发掘的玉猪龙,其通体为乳白色,呈“??C.”形,玉质和造型与在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猪龙高度相似。由此可推知,当时(???)

姜家梁墓葬出土的玉猪龙

A.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B.原始宗教信仰体系形成

C.基本具备早期国家形态 D.区域文化间有一定联系

4.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是距今11000—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从采集的样本中浮选出了1663粒炭化植物种子,从中发现了14粒炭化粟粒,研究者推断这些粟粒是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栽培作物。东胡林遗址的这一发现(???)

A.实证该地已经形成定居的生活方式 B.说明粟是我国最早人工栽培的作物

C.表明农耕生产是获取食物主要方式 D.对研究我国农业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5.汉代学者在论述某一历史现象时写道:“(战国时)儒者断于义,墨者俭而难遵,法家严而少恩,道家使人精神专一……皆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这一现象是(???)

A.礼崩乐坏 B.诸侯纷争 C.变法运动 D.百家争鸣

6.诸侯在宫室内悬挂乐器称为“曲县”,“繁缨”是诸侯的马饰。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仲叔于奚因救卫卿孙桓子有功,“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这表明(???)

A.礼乐崩坏局面出现 B.等级僭越现象普遍

C.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D.诸侯争相招揽人才

7.下图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B.儒家学者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儒学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8.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确立了“立官贵爵以称之,论荣举功以任之”的用人原则,执政者制定评定标准,依据功劳和能力行使赏罚之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宗法血缘关系彻底崩溃 B.墨家思想开始受到重视

C.贵族政治逐步走向瓦解 D.地主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9.秦朝,尚书与尚衣、尚食、尚浴等同属皇帝身边的小臣,负责收发文书和保管图籍。光武帝刘秀则有尚书6人,下面有侍郎36人起草文书,又有令史18人抄誊文书,尚书台成为复杂机构,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局面。这一变化(???)

A.加强了皇权专制 B.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开创了中朝外朝制度

10.战国时期发展本国文字成为诸侯异政、思想纷纭的主要表现。秦朝规范了语言和书写方式,建立了一个国家认可的文化体系,把所有从事帝国事务及渴望为帝国服务的人都联结起来。这有利于(???)

A.结束列国纷争分裂局面 B.推动中华共同体的形成

C.奠定封建政治制度格局 D.结束学术与政治的分离

11.通过对里耶奏简的研究发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洞庭郡迁陵县如秦故地的县一样设置了学室,由熟识秦法和秦政者担任学佴,其培养对象主要是迁陵“新黔首”,所传授的知识应与为吏的基本素质即“能书会计”有关。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A.利于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 B.完善了地方的行政管理架构

C.开始确立“以吏为师”教育制度 D.有效缓解了各地的反秦情绪

1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迁原六国贵族及豪强于关中地区,而在秦末起义浪潮中,各路起义军在势力壮大时,多拥立原六国王室之后为王,如赵、魏、齐等推翻秦朝在当地的统治,实现了复国。这一现象揭示了秦朝(???)

A.未能建构起统一国家的认同 B.基层地方治理混乱无序

C.关东与关中的地域矛盾尖锐 D.推行暴政导致自身灭亡

13.张骞第一次从西域返回后,曾建议经西南夷开辟道路以通身毒。他在今阿富汗境内见到蜀布,据当地人说蜀布是从在身毒的蜀商那里买来的。张骞又得知,身毒的位置在阿富汗东南数千里。据此可知,当时(???)

A.西汉与大夏开展朝贡贸易 B.官府直接经营商业活动

C.蜀地与南亚存在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