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知识清单.pdf
文件大小:122.9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1.41千字
文档摘要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

(1)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掌握造纸基本方法。

(2)东汉时期:

①开始:105年,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②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

③意义: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造纸术改进后的影响(国内+国际)

①国内影响: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

传。

②国际影响:中国的造纸术辗转流传到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知识点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

1、张仲景(东汉末年)

(1)贡献:

①著作《伤寒杂病论》:

②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③总结多种疾病症候,提倡辨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

④发展“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2)地位: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为中医药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2、华佗(东汉末年)

(1)贡献:①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能实施外科手术。

②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麻醉。

③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3、《九章算术》

(1)成书时间: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

(2)内容:总结东汉以前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3)地位: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体现中国古代数学注重实际应用、与生产生活联系

紧密的特点。

4、《汜胜之书》

(1)时期:秦汉时期。

(2)内容:总结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

法。

知识点三、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的成长与著书背景

(1)家庭环境熏陶:父亲是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国家典籍,司马迁从小受熏陶,勤奋好

学,饱读诗书。

(2)丰富阅历积累:青年时游历名山大川,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

(3)继承父亲遗志:继任太史令后,用10多年时间著书。

2、《史记》的特点与地位

(1)体裁: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内容: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既记录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功绩,

揭露腐朽罪恶),也为下层人物写传记。

(3)史学影响: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文学地位:文笔优美,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太平道:

①创立者:张角。

②教义:尊奉黄帝和老子,吸收神仙方术。

③传播方式:以治病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吸引力,广泛传播。

2、五斗米道

①创立者:张陵。

②入道方式:人们出五斗米可入道。

③传播群体:为下层民众所信奉。

④地位: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

2、佛教

(1)产生时间与地点:约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

(2)教义主张: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3)传入中国

①时间:两汉之际。

②传播过程:东汉明帝时,西域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扶持,逐步在社会

上传播。

③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