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贵州毕节市纳雍县面向社会招聘事业单位人员50人笔试备考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的盛世,以下盛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C.光武中兴—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盛世所处的朝代时间顺序来判断选项是否正确。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时间为公元前180-前141年,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时间为公元25年-57年,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光武中兴晚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时间为公元627-649年。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贞观之治晚于光武中兴。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治理下出现的盛世,时间为公元712-741年。开元盛世晚于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时间为公元1662-1796年。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晚于开元盛世。综上所述,这些盛世的正确时间排序是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2、当下,火热的信贷消费引发了“负翁”现象,近期有关“房奴”“车奴”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从“钱货两清”的消费方式向“贷款消费”转变,这体现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租赁消费有利于节俭
C.贷款消费是最科学的消费
D.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人们由“钱货两清”的消费向“贷款消费”转变,主要体现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过去习惯于“钱货两清”,而现在接受“贷款消费”,表明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题干中未涉及消费支出比例等消费结构相关内容。租赁消费是另一种消费方式,与人们从“钱货两清”消费到“贷款消费”的转变无关。贷款消费只是一种消费方式,不同的消费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人群,不能简单地说贷款消费是最科学的消费。所以此转变体现的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3、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应标注在公文的()。
A.首页右上角第一行
B.首页左上角第一行
C.首页左上角第二行
D.首页左上角第三行
【答案】:B
【解析】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即公文的份号,按照相关规定,份号应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所以正确答案应选标注于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的选项。
4、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成品油价格改革正式实施,推动了农村电力价格管理体制的优化,改革了粮食、棉花价格形成机制,还开展了供水、运输等领域的价格改革。上述材料充分体现出()。
A.改革措施应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B.市场可以消除价格规律发生作用的不利影响
C.市场调节应该以政府为主导
D.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完全离开政府的调控
【答案】:A
【解析】我国推进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如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改进农村电力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粮食和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进行供水和运输等方面的价格改革,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相契合,通过一系列改革能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律,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市场并不能消除价格规律发生作用的不利影响,价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市场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如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会导致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市场调节是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调控,完全离开政府调控,市场会陷入混乱,经济难以持续健康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能保障市场经济平稳有序运行。所以正确观点是改革措施应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5、下列有权决定特赦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本题可依据我国《宪法》相关规定,来确定有权决定特赦的机关。我国《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决定特赦的职权。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主要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管理,并不具备决定特赦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主要职权包括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