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蚌埠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为官十余载后,他因厌倦官宦生活而归隐田园。人们常用“梅兰竹菊”中的()来代表他。
A.梅
B.兰
C.竹
D.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梅兰竹菊”所代表的人物形象。“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为官十余载后,厌倦了官宦生活,毅然归隐田园,过着恬淡、悠然的生活。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与菊凌霜自行、恬然自处的特点相契合。所以,人们常用“菊”来代表他。
2、有不少干部历来是只要进了机关的门,就捧上了铁饭碗,只要不得罪顶头上司,就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只要侍奉好了上司,那就肯定前途无量。老百姓虽然说是公仆的主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关不着干部们什么事;所以,每想到机关去,就一定会发现门难进、面难看、事难办。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但却不是指()。
A.有一些作风差的机关干部们打心眼里就没把老百姓放在眼中
B.老百姓之所以“办事难”,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个只需要对上负责的实际规矩
C.老百姓就是因为本来没有事儿,有事也是“八杆子打不着边”,所以才会在机关里“办不成事”,还经常遭冷遇
D.干部们哪怕是把老百姓都得罪了,也照样安然无事
【答案】:C
【解析】文段主要说明老百姓办事难,根本原因在于干部没有把老百姓放在眼里,在干部们看来,老百姓无关紧要,不会影响他们的前途,而关系干部前程的是其顶头上司,所以文段指出只要不得罪顶头上司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有一种观点认为老百姓办事难是因为没有本事,不过这种观点与题干相悖。
3、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会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这一理论是由()提出。
A.劳伦斯·彼得
B.彼得·德鲁克
C.亨利·法约尔
D.赫伯特·西蒙
【答案】:A
【解析】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会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这一理论即“彼得原理”,它是由劳伦斯·彼得提出的。彼得·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对管理学发展有重大贡献,提出了目标管理等诸多重要理念。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和14条管理原则。赫伯特·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原则”等观点。所以答案是提出“彼得原理”的劳伦斯·彼得。
4、嘉奖令在对某人、某事进行嘉奖时,常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A.平叙
B.顺叙
C.说明
D.议论
【答案】:C
【解析】嘉奖令是用于嘉奖有关人员或集体时使用的命令。嘉奖令对某人、某事进行嘉奖,重点在于对事件或人物的行为、功绩等进行阐述说明,以此来明确嘉奖的依据和理由。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在嘉奖令中运用说明的写作手法,能够清晰地展示被嘉奖对象的事迹和成就等关键内容,让嘉奖的原因一目了然。平叙是指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嘉奖令突出重点的需求;顺叙主要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其重点在于事件的过程推进,并非嘉奖令强调的对事迹本身的明确呈现;议论是对某问题发表见解,表达观点和态度,在嘉奖令中不是主要的写作手法。所以嘉奖令中对某人、某事进行嘉奖时,常采用的写作手法是说明。
5、人身权不包括()。
A.生命权
B.健康权
C.姓名权
D.继承权
【答案】:D
【解析】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可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生命权是自然人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安全利益的权利,健康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其自身及其器官以至身体整体的功能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以上三者都属于人身权范畴。而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它以财产利益为内容,不属于人身权。所以本题应选继承权。
6、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机构,通过与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最典型的第三方支付就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三方支付能有效地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
B.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所支付的不是真正的电子货币
C.第三方支付替代了传统银行的部分支付结算功能
D.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央行货币的发行量
【答案】:D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