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2.3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5.48千字
文档摘要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目标是()。

A.降低企业安全管理成本

B.实现风险关口前移,防范事故发生

C.满足政府监管要求

D.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2.风险分级管控中,风险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事故发生后的社会影响

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的组合

C.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

D.历史事故发生次数

3.某化工企业在风险辨识中发现反应釜温度超标的风险,其可能性为“可能发生(每年1次)”,后果严重性为“人员重伤(损失工作日≥105天)”,按LEC法(L=3,E=6,C=7)计算,该风险的危险程度分值为()。

A.126

B.189

C.252

D.378

4.隐患排查治理中,“一般隐患”是指()。

A.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B.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C.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隐患

D.涉及重大危险源的设备缺陷

5.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是()。

A.安全总监

B.车间主任

C.企业主要负责人

D.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6.风险管控措施中,属于“工程技术措施”的是()。

A.制定操作规程

B.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C.开展安全培训

D.设置警示标识

7.隐患排查的“三查”原则是指()。

A.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

B.日常查、专项查、综合查

C.岗位自查、车间互查、公司抽查

D.查责任、查措施、查落实

8.某企业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其中“红色”对应的风险等级是()。

A.重大风险

B.较大风险

C.一般风险

D.低风险

9.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功能不包括()。

A.风险动态监测预警

B.隐患整改闭环管理

C.员工考勤记录

D.风险辨识数据存储

10.隐患治理“五到位”要求中,“预案到位”是指()。

A.制定隐患治理应急预案

B.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C.完善企业综合应急预案

D.储备应急物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风险辨识的常用方法包括()。

A.安全检查表法(SCL)

B.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C.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MEA)

D.头脑风暴法

2.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的主要步骤包括()。

A.风险辨识

B.风险分析

C.风险分级

D.风险管控

3.隐患排查的类型包括()。

A.日常隐患排查

B.季节性隐患排查

C.节假日隐患排查

D.事故类比隐患排查

4.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关系是()。

A.双重预防机制是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B.标准化为双重预防机制提供基础支撑

C.二者相互独立,无直接关联

D.双重预防机制是对标准化的深化和提升

5.企业应在风险管控清单中明确的内容包括()。

A.风险点名称

B.风险等级

C.管控措施

D.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2.隐患是风险的表现形式,风险是隐患的根源。()

3.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重大、较大、一般)。()

4.岗位员工只需要参与本岗位的风险辨识,无需了解其他岗位风险。()

5.隐患排查发现后,若整改难度小,可由员工自行整改,无需记录。()

6.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目标、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

7.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完成后,无需动态更新,可长期沿用。()

8.风险管控措施应优先选择管理措施,再考虑工程技术措施。()

9.企业应在风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明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10.隐患治理完成后,无需进行效果验证,可直接销号。()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逻辑关系。

2.列举风险辨识的主要对象(至少5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