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在“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腺病毒载体新.docx
文件大小:40.5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3.51千字
文档摘要

在“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节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研发为例

(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学习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操作程序,对基因工程有了足够的理论基础。本节内容是理论的实践过程,教材列举了基因工程在动植物、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教学时,教师若面面俱到,则无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基因工程在应用中的优势。因此,笔者选择新冠疫苗的研制作为其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案例,以陈薇院士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为例,深入挖掘疫苗研制过程中基因工程发挥的巨大作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解决方案中。

教学重点:利用所学知识和已给材料,制定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思路。

教学难点:在模拟研发过程中体会“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内容这一知识点。

①通过复习回顾,结合生活实例,说出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②通过对新冠病毒结构和侵染过程的分析,结合免疫学原理和基因工程,能针对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提出自己的初步构思,并进行设计与模型构建。

③能运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新冠疫苗的研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我国的疫苗研发进展做出评价,认同中国科研、医务工作者为世界抗疫做出的贡献。

教师播放“开学第一课”中陈薇讲述抗疫故事的视频——“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学生刚经历了疫情,会对视频内容产生共情,另外陈薇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被授予了“人民英雄”称号,以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到“中国速度”,并展开课堂。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例子创设真实情境,烘托出家国情怀氛围,为后续引导学生参与到真实事件的解决中做出铺垫。

教师提供新冠病毒模式图(图1),介绍新冠病毒及感染机制(图2),并提出问题:①新冠病毒是一种什么病毒?②新冠病毒是如何入侵人体细胞的?

图1SARS-CoV-2病毒结构模式图

图2SARS-CoV-2病毒侵染人体细胞模式图

学生观察图1,认识新冠病毒的基本结构及核酸类型,对新冠病毒有一个初步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新冠病毒的感染机制,并使学生眼光定位到S蛋白上,引导学生得出S蛋白是研制疫苗的关键,为后续疫苗的研制做铺垫。

接着,教师提供信息:现国内是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同步开展。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就是陈薇院士研制的疫苗类型。

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腺病毒:

①腺病毒是一种线状双链DNA病毒,对呼吸道、胃肠道等均可感染,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等,宿主范围广,对人致病性低。

②腺病毒载体转基因效率高,体外实验接近100%的转导效率;进入细胞内并不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安全性高。在产能上也可以通过细胞培养易于实现产业化。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取腺病毒作为载体?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得出: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就是量产S蛋白并将其送入体内。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料,使学生了解腺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特征,将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单化,增加真实情境感,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推测出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作用和本质,尝试设计出疫苗的研发思路:用腺病毒作载体表达新冠病毒的S蛋白,通过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在呼吸道里表达S蛋白,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作用。该思路基于哪项技术,有哪些步骤?

3.3.1目的基因的获取

根据前面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将目的基因定位到S蛋白上。教师展示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获得到的S蛋白部分序列片段:

5′UAACAUCAC…………AUGCUGAGAU3′。

教师告知学生可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S蛋白的基因。然后,追问:在疫苗研制过程中需要大量S蛋白基因序列,如何量产?

3.3.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教师提供腺病毒基因序列(图3),发放活动教具,并明确小组活动目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模型构建。

图3腺病毒的基因序列

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和所给资料,尝试对腺病毒基因组进行加工修饰,构建符合要求的基因表达载体,用磁力贴和文字表示。学生分组活动,展示设计成果,如图4所示。小组介绍设计思路:E1a/E1b是毒性基因,E3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在腺病毒载体疫苗研发中,腺病毒的角色是载体而非病毒,故不需要表现出病毒毒性也不能破坏宿主免疫系统,同时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参与,还需要标记基因作为后续的检测鉴定。在学生互评后,教师追问:重组腺病毒应是环状还是线性?

图42个学生的建构模型示例

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评价和小组的思维成果。并进行补充:标记基因的选择及理由很充分,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