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社区冲突的治理之道.pptx
文件大小:127.4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3.19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章社区冲突的治理之道本章内容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第二节社区冲突的内容第三节社区冲突的消解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1社区冲突的界定社区冲突是指以社区居民和其他社区主体为主要参加者,围绕各自利益分配及整合,在社区层次发生不满、排斥甚至是激烈的对抗性矛盾。具体说来,社区冲突有如下内涵:①从社区冲突的主体来说,社区冲突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社区个体和社区群体,也可以是个人、组织;②从社区冲突的范围来说,社区冲突发生在“社区”这一层次;③从社区冲突的内容来说,社区冲突针对的问题多与利益分配和整合有关;④从社区冲突的形式来说,有不满、排斥、暴力对抗等。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2社区冲突的背景一是社会转型迅速二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三是政府决策还需多方考量四是民众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提高五是媒体多样性的发展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3社区冲突的理论马克思:阶级冲突论达仁道夫:辩证冲突论科塞:功能主义冲突论科尔曼:经济、政治和价值观的视角桑德斯:《社区论》中的阶层冲突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4社区冲突的类型与特点1.4.1社区冲突的类型根据冲突产生的根源,社区冲突分为物质利益冲突和非物质利益冲突。根据社区冲突的强度,社区冲突分为对抗性冲突和非对抗性冲突。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4社区冲突的类型与特点1.4.2社区冲突的特点①社区冲突以物质利益冲突为主②社区冲突中的文化冲突比例上升③社区冲突主体具有矛盾重叠性的特征④社区冲突的新形式不断出现⑤社区冲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激烈程度呈螺旋式上升的状态⑥社区冲突的组织化日益加强,但总体仍表现为弱组织化

第一节社区冲突的界定1.5社区冲突的功能1.5.1消极功能①造成资源浪费②妨碍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③破坏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感情1.5.2积极功能①促进社会公平②促进社会善治,提高社区治理能力③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二节社区冲突的内容2.1社区组织冲突当前社区基层治理主体主要是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内的社会组织。这些主体在参与社区自治的过程中,因利益会相互间或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产生冲突。这种冲突称为社区组织冲突,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社区冲突。其内容是和社区业主自我维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密切相关的。本书从业主委员会履行自治职责的角度出发关注社区组织冲突。关注社区自治离不开对社区自治组织相互间关系的探讨。一是业主委员会的内部关系,包括业主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以及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二是业主委员会的外部关系,包括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业主委员会和开发商及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业主委员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社区冲突的内容2.2社区权力冲突2.2.1权力和社区权力社区权力冲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社区领导权力的争夺,如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三足鼎立”之局面;另一类是社区公权力与公民权利间的冲突,如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与业主或居民间的冲突。2.2.2社区的权力结构权力结构是指因权力分配而形成的各权种之间及各权种与人民权利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依赖这种相互关系所形成的权力体系,是各权力主体在社区中权力关系的强弱及其相互间的影响程度。社区权力结构是代表国家、社会等性质的权力在社区空间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2.2.3权力冲突原因霍恩认为,造成社区问题最基本的原因是无权。

第二节社区冲突的内容2.3社区邻避冲突2.3.1邻避冲突的概念“邻避”的英文为“NotInMyBackyard”(NIMBY),即“不要在我家后院”。邻避设施是一种服务于所在地区全体居民的、成本和收益呈现非均衡发展的、容易对所在地区的某些居民产生负外部性的公共设施。邻避设施特征:①公共价值属性;②负外部性且被周边居民所排斥;③成本和收益的非均衡性。邻避情结是邻避设施周边民众对邻避设施的建立、运营对自身生活可能造成的身体、心理、财产、环境等方面的不可接受的负外部性所具有的坚决的抵抗心态。邻避冲突是居往在社区内的居民,出于对身体健康、生活品质以及资产价值的考量,对建设在自家周围的邻避设施所采取的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邻避冲突的形成受到两个最关键因素的影响,一个是主观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