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利用生物学热点新闻创设情境 构建核心素养新课堂.docx
文件大小:41.2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3.62千字
文档摘要

利用生物学热点新闻创设情境构建核心素养新课堂

(汕头市澄海东里中学广东汕头515829)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提出了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4个维度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生物学教学中对于核心素养的达成不是简单的知识目标,需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创设情境化教学逐渐渗透。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从一个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中,通过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落实对学习者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素养关注的不应该是以题海战术为基础所形成的应试经验,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回避与逍遥。此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可依据学科特点,借力生物学相关热点新闻创设情境化教学,为学生构建起以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新课堂。

生命观念是对可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或特性进行具体阐释的抽象概念,包含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借助相关热点新闻落实生命观念培育是有效途径之一。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重视新闻情境创设能否巧妙地与教学内容融合,为课堂添彩增趣。例如,精选的新闻素材在细胞结构和代谢教学中应重点突破物质与能量观及结构与功能观,在人体内环境稳态教学中则应重点突破稳态与平衡观等生命观念。其次,教师要设计好新闻情境的导向性作用,引领学生审视自身的生活方式并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教材相关知识以寻求对生命现象的了解,获取一些健康生活的常识和技能,自觉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步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

例如,在“水盐平衡调节”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强化学生对“稳态与平衡对健康生活重要性”的理解,更要让学生意识到“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学中,教师可先从网上的传言引入:每天饮足八杯水,排毒、养颜保健康。杯子的大小有关系吗?是否所有人都适合饮八杯水?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教师播放近日南方电视台《今日关注》的视频报道:佛山的朱女士由于要憋尿检查身体,便提前在单位快速喝了大量的温开水,但很快出现了类似于低血糖的症状。同事见状后,马上给她喝葡萄糖水。结果朱女士的不适非但没有改善,人还晕了过去,幸好被及时送到医院才没有大碍。据医生介绍,病人喝水太急且量太大,肾脏没办法把大量的水排出去,形成水潴留,内环境渗透压快速下降,心、肾等器官负担加重,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器官的衰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分小组讨论、分析并尝试解释相关的症状。经过此环节,学生在刷新自我认知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科学饮水对健康生活的必要性。这样源于生活且能够引起认知冲突的情境素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稳态与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唤醒他们守护健康的动力。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顺应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重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的培育,倡导于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研究社会热点,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21世纪是生物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我国在生物学相关领域中有不少令人瞩目的科研热点新闻,如2018年在我国诞生的全球首只克隆猴,为攻克人类脑疾病带来了希望;2015年屠呦呦教授研究的青蒿素为遭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2018年袁隆平院士团队热带沙漠种植水稻的成功实验更是破天荒的壮举……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先介绍相关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等,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利用这些热点新闻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立志学好知识和技术造福社会和人类,为建功新时代的强国梦做好准备,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植物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学生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引入情景并提出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说,全球饥饿人口在2020年已暴增到2.65亿人,依靠粮食的科学育种来增产还远远不足。能否不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直接工厂化合成淀粉呢?学生一番思考和分析、讨论之后,认为可能性不大。这时,教师引入《人民日报》2021年9月24日发布的热点新闻“我国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系国际上首次——实验室里“种”淀粉”: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该成果于9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人工合成碳水化合物,一直是全球科学家的共同的科研梦想,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这样的新闻背景材料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推动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深度学习,也能激发学生学好知识、学好本领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热情。教师利用社会热点新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设置情境,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熏陶,有助于培养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科学探究”素养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