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2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生活和实践角度看“哲学的基本问题”暑假你是如何度过的?你认为是否需要对假期进行规划?假期出行要不要做攻略?为什么?制定一份出行攻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之间的关系。你还能不能举出类似的例子?这些问题有什么共性?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生活和实践角度看“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文化、经验、观念、感觉、理论、计划、目标、方案等主观性的东西存在物质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如:生物、环境、国家、国情、宇宙星体、电场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思维(意识)或存在(物质)请你判断1.严肃的班主任2.张三制定的期末复习计划3.成功发射的神州十四号飞船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5.北海公园6.李四同学在生气存在(物质)思维(意识)存在(物质)思维(意识)存在(物质)思维(意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1)谁先谁后;(2)谁决定谁;(3)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4)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注意:对何者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有同一性:认为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没有同一性: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不可知论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注意】①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的存在。——苏格兰哲学家休谟人只能认识感官感知到的现象,而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更不能认识物自体。——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它的观念,并且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那么这就肯定地证明,在这一范围内,我们关于事物及其持性的知觉符合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恩格斯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认识存在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何者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哲学的基本问题知识整合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3.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时代性、区域性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哲学。(2)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各不相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如:学生:教师:国家:农民:医生:处方病情学习计划学习实际教学计划教学实际财政政策经济发展形势耕作收获的计划耕作收获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二、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存在(物质)注意:人类从事的活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