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红河中心支公司招聘16人(云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2.41 MB
总页数:14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7.79万字
文档摘要

2025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红河中心支公司招聘16人(云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5题)

1、(1)经常说话,尤其是在生人面前说话,总要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

(2)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与生人交谈。

(3)与生人交谈,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

(4)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也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

(5)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

(6)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与生人交谈时,思维变得敏捷起来,某些原来没想到的内容,会出现在脑海里。

上面一段话中有一句没有围绕中心,其他句子顺序也不合理,对此,下列筛选和排序都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A:(1)(5)(4)(3)(2)

??B:(6)(1)(5)(4)(2)

??C:(2)(1)(5)(3)(6)

??D:(3)(1)(6)(5)(2)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观察句子可知,意在说明与生人交谈可以锻炼大脑,提升工作能力,1、2、3、5、6句均是围绕与生人交谈展开说明,而4句阐述了人们自己工作能够锻炼头脑,故4句偏离中心,排除A、B两项。

继续观察句子,可知5句提到发明创造,而6句提到原来没想到的内容,会出现在脑海里,即创造,故可知5、6两句都在论述同一话题,且6句提到“不少人”,而5句提到“有些发明家”,故可知5句为对6句的具体解释说明,故顺序应为65,排除C项。

故本题选D。

?

2、二十世纪,光明与黑暗并存。就整个二十世纪的世界史来看,创伤记忆尤指大屠杀和大灾难记忆,其核心内容就是“记忆的创伤性遗产”。可以说,创伤记忆与具体的场所和个体有关,但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创伤记忆又可以被抽象为一种历史的符号或标志,它是一种集体记忆,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这也是所谓全球化的最基本意义。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所谓全球化,就是没有地域和文化的区别与限制

??B: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所面临的焦虑也日趋集中

??C:记忆是个体的活动,只与个体有关

??D:在全球化背景下,创伤记忆成为人类共同遗产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将选项信息和原文信息进行对比即可。

A项,原文最后强调的是“这也是所谓全球化的最基本意义”,所以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只是“最基本的意义”,而不是全部的,故此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B项,“人们所面临的焦虑”在原文中没有出现,应排除。

C项,文段中提到“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它是一种集体记忆”,故不只是和个体有关,此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D项,文段中提到“但在全球化的视域下,创伤记忆又可以被抽象为一种历史的符号或标志,它是一种集体记忆,没有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故在全球化背景下,创伤记忆成为集体记忆,即成为人类共同遗产,此项表述正确。

故本题选D。

【出处】《全球化话语与历史记忆:真命题还是伪命题》

?

3、理论文章不同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理论文章要就“事”论“理”,“事”必然是整体真实,“理”必定有话好好说。要有生活气息。“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文章的价值不在于篇幅长与短、文字多与少,而在于内容好不好、精不精,该长则长、宜短则短。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理论文章如何写

??B:理论文章写作的原则

??C:注重文章的问题意识

??D:注重文章的理论风味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篇指出理论文章具有独特性,紧接着具体论述理论文章要就“事”论“理”,之后通过理论文章的价值不在于…而在于…的表述,强调理论文章就该注重内容,尾句再次用“多一些…少一些…”的表述说明作为理论文章写作该写哪些内容,对应B项,其写作的原则就是其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

A项,“如何写”文段并未给出具体的步骤,无中生有,排除;

C、D两项主题词错误,文段的主题词是“理论文章”而非“文章”,范围扩大,且C项“问题意识”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理论风味”文段并未提及其风味,无中生有,均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新书评介:探索理论园地笔耕之道——理论短文如何写简评》

?

4、普及文化批评常识,形成文化批评的风气,这是网上网下的共同任务。虽然大众批评与专业批评似乎相互隔膜,但专业批评如果能有效介入网络,包括通过主流媒体引领网络,将会大大提高大众批评的文化含量,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在当下,如何保证专业批评的文化纯正,维护其专业性和理性的支撑,从而构建一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