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ppt
文件大小:150.5 K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8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绪论一.学习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二.本教材编写的背景三.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简史四.中国传统手法医学发展简史五.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六.今后如何应用与发展这门学科一.学习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国际康复医学界对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比较重视,但国内有人认为针刺等治疗偏瘫等无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挪威Sunnaas康复医院“针刺治疗偏瘫课题”:对脑卒中亚急性期病人随机分组单盲对照研究,治疗组针刺6周,与对照组相比,Impairment、Disability、Handicap各层次评价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患者出院一年后随访,以上三个层次的评价仍有显著差异。ClinicalRehabilitation1997;11:192-200Aoneyearfollow-upstudyontheeffectsofacupunctureinthetreatmentofstrokepatientsinthesubacutestage:arandomized,controlledstudyAstridKjendahl,SusanneSiillstrOm,PerEgilI81sten,JohanKvalvikStanghelleSunnaasRehabilitationHospita:另外瑞典人曾通过实验证明针刺对脑卒中急性期病人也有效,如:Neurology1993,43,2189-2195CansensorystimulationimprovethefunctionalOutcomeinstrokepatients?关于如何认识“香港人通过临床观察证明针刺治疗对偏瘫无效”的问题。DoesAcupunctureHaveAdditionalValuetoStandardPoststrokeMotorRehabilitation?(Stroke.2002;33:186-194.)另外,在中日远程卫星教育项目中,我们随机选择一病人治疗前后对其运动功能评价进行了录象,针刺10次,按照上田敏评价法,上肢功能提高3级,下肢提高2级,疗效之好使日本同行感到惊讶。WHO向全球医务界推广用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中,中风偏瘫为第31种。二.本教材编写的背景《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老年病证、慢性病证、精神病证和急性热病瘥后诸证”。包括咳嗽、眩晕、心悸、失眠、消渴、便秘等。早期康复评定为临床至功能复原;2期康复评定为功能复原至养生长寿。《关于重新编写高校讲义中医康复学的几点意见》至《浅议高校讲义中医康复学》三.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简史1、《黄帝内经》2、张仲景3、孙思邈4、金元四大家5、李时珍6、温病学派的出现7、中西医结合及中医现代化1、《黄帝内经》成书与战国时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白氏内经》、《百氏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扁鹊旁篇》。现存的仅《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卷,各81篇,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2、张仲景被中医界称为医圣。他编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他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经宋人编撰整理,为今之《伤寒论》和《紧匮要略》。共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3、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终年141岁。被中医界称为亚圣。隋文帝、唐太宗时,两次辞官不做,终生潜心专研医学,著述颇丰,现存的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在《千金要方?论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身惜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戱、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行迹之心”。他还说:“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生命之上率而自呈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