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高流量吸氧在五官科麻醉气道管理中应用专家共识(2025版)
摘
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近年来在临床麻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
泛,其在围手术期氧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已逐步得到证实和
认可。该技术在麻醉气道管理方面,尤其是在处理困难气道时,展现
出显著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五官科手术患者常见困难气道,对气道管
理技术提出了更高求。然而,关于HFNC在五官科麻醉气道管理中
的应用,尚缺乏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和系统性指导。基于国内外相关
研究进展及中国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五官科麻醉学组组
织专家团队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从理论到实操,系统性阐述了HFNC
的生理学机制、适用场景及具体操作方法,涵盖诱导期、术中无插管
麻醉管理期、术后拔管吸氧期及特殊人群的应用等多个方面。针对不
同临床需求,共识明确了HFNC的推荐意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进
一步规范其在五官科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为提升围手术期气
道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本共识旨在推动HFNC技术在五官科麻
醉中的规范化应用,提升患者安全性,并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和技术
推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麻醉;经鼻高流量吸氧;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技
术;气道管理
氧疗的首次临床应用报道可追溯至1890年,然而,传统的高流
量吸氧因未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处理,常导致患者鼻咽和口腔
黏膜干燥,从而影响其舒适度,这一缺陷限制了高流量氧疗在临床的
普及。21世纪初,经鼻高流量吸氧(high-flownasalcannula,HFNC)
技术进入临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HFNC系统包括空气和氧气
混合器、加温加湿单元以及单回路吸气管路,能够精确调节吸氧浓度
(21%?100%)和气体流量(0?80L/min),并维持吸入气体温度在
1?7°C,从而提高患者的氧疗依从性。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
技术(transnasalhumidifiedrapid-insufflation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是一种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或未建立机械通气时,
利用HFNC维持患者的氧合和一定量的C02清除的技术。近年来,
HFNC和THRIVE技术在全身硬质气管镜诊疗的麻醉管理和麻醉患者气
道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五官科手术麻醉中。五官科手术
通常涉及头颈部区域,困难气道多见,常与麻醉共享气道,求麻醉
医师熟练掌握并创新气道管理技术,以保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平
稳、快速、高质量康复。中华麻醉学分会五官科麻醉学组的专家组以
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为基础,结合中国的临床实践,经过反复论证,
形成了本共识。
一、共识制订方法
共(一识)制订专家组
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五官科麻醉学组发起,共识专家
组由该委员会委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组成。包括临床医师、方法学
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制订工作于202年10月启动,于2024
年6月定稿。
共(二识)涵盖的范围和目的
本共识涵盖的临床问题包括:HFNC的生理学机制,其用于五官
科麻醉的诱导期、术中无插管麻醉管理期、术后拔管吸氧期和特殊人
群中的应用。本共识旨在制订规范的HFNC在五官科麻醉气道管理中
应用,为麻醉医师在面对五官科手术气道管理时,能更好地理解和应
对围手术期可能遇到的临床问题,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三)共识撰写
参考了《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⑴
的制订流程及方法学标准。通过广泛检索和评价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
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共同起草并议定相关推荐意见,依据指南研究与
评价工具(appraisalofguidelinesforresearchandevaluation
II,AGREEII)⑵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reportingitems
forpracticeguidelinesinhealthcare,RIGHT)⑶撰写全文。
(四)证据的检索、评价与分级
1.英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Embase和Cochrane,检索
词为“THRIVEtransnasalhumidifie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