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兽医微生物学考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用于病毒分离鉴定,最佳采集的病料是()
A、慢性期采集病料
B、急性期采集病料
C、潜伏期采集病料
D、恢复期采集病料
E、康复期采集病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毒在急性期时含量较高,活性较强,此时采集病料更有利于病毒的分离鉴定,而潜伏期病毒含量可能较低难以分离,恢复期和康复期病毒量可能减少,慢性期病毒情况更为复杂且不利于最佳分离,所以最佳采集病料是急性期采集病料。
2.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做()
A、灭菌
B、防腐
C、消毒
D、清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消毒是指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杀死细菌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等;清洁主要是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等;防腐是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3.下列细菌中,属于革兰阳性菌的是()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多杀性巴氏杆菌
D、嗜血杆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葡萄球菌属于革兰阳性菌。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革兰阴性菌;嗜血杆菌也是革兰阴性菌。
4.下列不能用于病毒分离的标本处理后的保存液有()
A、2%胎牛血清的MEM
B、2%胎牛血清DMEM
C、PBS缓冲液
D、Hanks液
E、ddH2O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毒分离标本处理后的保存液常用含2%~5%胎牛血清的MEM、DMEM、PBS缓冲液、Hanks液等,而ddH2O不能用于病毒分离的标本保存。
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基因组是()
A、单股DNA
B、双股DNA
C、单股RNA
D、双股RN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基因组是双股RNA。它是一种无囊膜的双股RNA病毒,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6.空斑试验中空斑的形成因素()
A、病毒死亡
B、病毒感染细胞融合
C、病毒感染细胞脱落
D、病毒增殖
正确答案:C
7.关于“动脉炎病毒科”说法错误的是()
A、病毒颗粒直径为50-70nm
B、核衣壳立体对称
C、有囊膜
D、基因组为DNA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动脉炎病毒科病毒颗粒直径为50-70nm,核衣壳立体对称,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而不是DNA,所以选项D说法错误。
8.下列对伪狂犬病毒描述错误的是()
A、引起断奶仔猪发热和神经症状
B、引起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
C、无囊膜
D、基因组为双股DNA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伪狂犬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其基因组为双股DNA。该病毒可引起断奶仔猪发热和神经症状,也能导致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等。
9.细菌的转座因子类型中不包含()
A、通过性菌毛
B、特殊的噬菌体
C、插入序列
D、毒力岛
正确答案:D
10.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
A、结合杀灭病毒
B、破坏病毒囊膜
C、刺激产生抗病毒蛋白
D、竞争结合受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干扰素不能直接破坏病毒囊膜、竞争结合受体或结合杀灭病毒。其抗病毒机制主要是通过刺激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这些抗病毒蛋白可抑制病毒的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
11.真菌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或成分是()
A、细胞壁
B、细胞核
C、叶绿素
D、线粒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真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异养生物。
12.干烤灭菌法常用温度和维持时间是()
A、121℃,15~20min
B、160℃,2~3h
C、100℃,15~20min
D、115℃,30min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干烤灭菌法常用温度一般为160℃~170℃,维持时间为2~3小时。选项A中121℃,15~20min是压力蒸汽灭菌法的条件;选项C中100℃,15~20min达不到干烤灭菌要求的温度;选项D中115℃,30min也不符合干烤灭菌法的标准温度和时间。
13.形成中央芽孢且芽孢直径小于菌体宽度的细菌是()
A、大肠杆菌菌落
B、产气荚膜梭菌菌落
C、巴氏杆菌菌落
D、炭疽杆菌菌落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炭疽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形成中央芽孢,且芽孢直径小于菌体宽度。大肠杆菌一般不形成芽孢;巴氏杆菌不形成芽孢;产气荚膜梭菌形成的芽孢大于菌体宽度。
14.引起牛乳腺炎的病原是()。
A、EPEC
B、猪葡萄球菌
C、中间葡萄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牛乳腺炎的常见病原之一。葡萄球菌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乳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而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