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3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
文件大小:61.12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英雄之能事在造时势而已。”----梁启超
;;;;议学情境;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2、英雄杰出人物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3、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
4、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一样的。
5、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唯一主体。
6、杰出英雄人物比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大。;;;;材料一:《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
人民群众具体作用有哪些呢?;;;3.人民群众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当堂检测;2.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上述论断要求我们()
①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②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和人民利益角度看问题、想事情、作选择
③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④要明确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