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调和点列与极点极线论
考向1单比与交比
一.单比的概念及性质
1.单比的定义
如果共线三点满足,则称为共线三点的单比,也可以表示为P分为。其中称为基点,称为分点。
对单比的概念我们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1\*GB2⑴单比的定义是有顺序的,共线三点的顺序不可随意调整,;
=2\*GB2⑵当位于线段之间时,,否则,当位于线段之外时,,为线段中点时;
=3\*GB2⑶如果为定点,也给定,则点的位置唯一确定;
=4\*GB2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向量坐标运算,得出定比分点公式:
=5\*GB2⑸所谓共线三点的单比,即为定比分点中的定比。
最早出现定比分点高考题是在2006年山东高考卷,由于年代久远,所以我们就用同类型题来解读。
2.为定值的参数同构与点差法
当圆锥曲线上两点作为定比分点,线段两个端点分别位于焦点和另一条坐标轴上时,这里会涉及一个为定值的问题,我们介绍参数同构法,点差思想来处理.
【例1】已知焦点在轴上,离心率为的椭圆的一个顶点是拋物线的焦点,过椭圆右焦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交轴于点,且,
(1)求椭圆的方程;
(2)证明:为定值.
【例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短轴长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经过定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与直线相交于点,如果,,那么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具体数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二.单比与交比
1.单比角元形式
两条直线的有向角满足下面几个性质:
(1).如果直线逆时针旋转到直线,则为正角;如果直线顺时针旋转到直线,则为负角;
(2)..
如下图,分别连接共线三点与其所在直线外一点,记所形成的直线分别为,若,则.
2、交比的概念及性质
点列的交比:如果共线四点满足,则称为共线四点的交比,记为。其中称为基点偶(对),称为分点偶(对)。
点列交比的角元形式:如下图,分别连接共线四点与其所在直线外一点,记所形成的直线分别为,则
从交比的角元形式可以看出,交比的值只与直线的有向角有关系,与线段长度没有关系。于是我们很容易据此得到交比的射影不变性。
3.交比的射影不变性
交比的射影不变性:如图所示,过点引四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外两条直线交于和,则
交比的射影不变性,是交比的角元形式的直接推论,交比的射影不变性表明,交比经中心射影后不变。
关于交比射影不变性的斜率公式,我们会在后面章节进行解读,交比射影不变性的推论,结合调和点列,基本上可以打通高考.
【例3】射影几何学中,中心投影是指光从一点向四周散射而形成的投影,如图,为透视中心,平面内四个点,,,经过中心投影之后的投影点分别为,,,.对于四个有序点,,,,定义比值叫做这四个有序点的交比,记作.
(1)证明:;
(2)已知,点为线段的中点,,求.
【例4】交比是射影几何中最基本的不变量,在欧氏几何中亦有应用.设,,,是直线上互异且非无穷远的四点,则称(分式中各项均为有向线段长度,例如为,,,四点的交比,记为,;,.
(1)证明:;
(2)若,,,为平面上过定点且互异的四条直线,,为不过点且互异的两条直线,与,,,的交点分别为,,,,与,,,的交点分别为,,,,证明:,;,,;,;
(3)已知第(2)问的逆命题成立,证明:若与△的对应边不平行,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同一点,则与△对应边的交点在一条直线上.
三.调和点列与定比点差
1.调和点列的概念
如下图①,点在线段上,则满足的点是唯一存在的.但是,如果将线段改为直线,此时,满足的点有两个,如下图②,不妨记另一个点为,则,在此种情况下,我们称点、、、为调和点列,或者称点、调和分割点、.按照交比的调和比解释,就是
图①
图②
特别的,当时,即点为的中点,则为无穷远点.
2.调和点列的性质
如下图所示:对于线段的内分点和外分点满足、调和分割线段,即,设为线段的中点,则有以下结论成立:
①点、也调和分割、,即;
②(是与的调和平均数).
【例5】(2011山东卷改编)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相异的四点,若,,且,则称,调和分割已知平面上的点,调和分割点,,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四点共线 B.可能是线段的中点
C.、可能同时在线段上 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3.定比分点和调和分点支配下的圆锥曲线
在椭圆或双曲线中,设,为椭圆或双曲线上的两点,若存在,两点,满足,,则一定有:
证明若,且,则;若,则
,有,
(1)-(2)可得:
即得:,
故.
在抛物线中,设,为抛物线上的两点.若存在,两点,满足,,一定有.
证明若,,则,,则
,有
①—②得:
即,
所以,故.
定比点差的原理谜题解开,就是两个互为调和的定比分点坐标满足圆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