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与眩晕;目录;眩晕的临床现状;头晕与眩晕的关系;;眩晕发作的特点;眩晕的主要病因;眩晕的病因分析;12项来自于全科医生门诊、急诊或专科门诊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估,共纳入连续的头晕患者4536例分析其病因构成;;;;A.发作的时机:总在体位变化时(起床、躺下、
抬低头时)
B.持续时间:多数在一分钟以内
C.眼震特点:水平或旋转眼震
D.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E.发作后基本恢复正常
;BPPV患者中自由漂浮的颗粒(耳石);第1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眩晕特点:
◎急性发病,病前病毒感染史
◎儿童相对较少
◎自主神经症状剧烈
◎持续数天,之后仍有数天不稳感
◎耳病前庭反应减弱(冷热试验);
2006年贵阳会议诊断标准
1.发作性眩晕2次或以上,持续20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无意识丧失。
2.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
3.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4.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眼震和前庭功能异常。
5.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梅尼埃病(美尼尔病)
;迷路炎;;
眩晕较轻,持续时间长,多有意识障碍
伴其他CNS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绝大部分病灶位于后颅窝
需遵从神经科疾病的定位和定性原则:主要累及延脑、脑桥、小脑
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和脑脊液等辅助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发病急骤,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
诊断及治疗均需遵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症状刻板样反复发作
持续数分钟的眩晕
颅神经、小脑或枕叶损害
发作间期无异常
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无新发梗死灶;发作性眩晕
神经损害的体征
(球麻痹、复视、面部感觉障碍等颅神经损害:皮质盲、视觉变形等枕叶损害;霍纳征)
早期MRI-DWI扫描证实组织梗死
大血管重度度狭窄或闭塞,
也可为基底动脉的深穿支病变;可能损害前庭的药物
◎卡马西平-可逆性小脑损害
◎??妥英钠-小脑变性
◎汞/铅/砷等重金属-耳蜗、
前庭、小脑
◎有机溶剂甲醛/二甲苯/
苯乙烯/三氯甲烷–小脑
◎急性酒精中毒–半规管、小脑可逆性损害
;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颈性眩晕
⊿外伤后眩晕;;;;后循环缺血定义和意义;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后循环缺血的症状表现;;后循环卒中前的短暂孤立脑干症状:基于人群的研究
(眩晕、构音不清或复视);第36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前循环卒中卒中相比,孤立脑干TNA在发生椎基底血管卒中前更常见;目录;;;不同疾病会伴随不同症状,包括耳闷、耳痛、头痛、耳鸣、耳聋、面瘫、失衡、明显畏光和畏声或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第4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眩晕的治疗原则;第4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5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血管病预防及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目录;乐喜林(尼麦角林)
——有效改善眩晕症状;1、α1受体阻滞剂,可以改善中枢及外周循环,
治疗前庭、内耳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结论:DARS评分平均减少68%(78-57%);一项前瞻性、随机、平行、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Felisatietal,2002)
接受尼麦角林治疗或安慰剂3个月
评估指数:眩晕等级评估量表(DARS)、眩晕障碍调查表(D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