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预防、处理规范与流程、处置预案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麻醉过程中的严重意外()
A.局麻药中毒
B.呼吸抑制
C.血压轻度升高
D.心搏骤停
答案:C。血压轻度升高在麻醉过程中较为常见,不一定属于严重意外情况。而局麻药中毒、呼吸抑制和心搏骤停都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2.预防局麻药中毒的措施不包括()
A.限量使用局麻药
B.加入适量肾上腺素
C.采用皮内注射试验判断是否过敏
D.注药前回抽有无血液
答案:C。皮内注射试验主要用于判断药物过敏情况,而局麻药中毒主要是由于局麻药剂量过大、误入血管等原因引起,并非过敏反应。限量使用局麻药、加入适量肾上腺素延缓吸收、注药前回抽有无血液可预防局麻药入血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局麻药中毒。
3.麻醉中发生喉痉挛,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静注琥珀胆碱
B.快速气管插管
C.面罩加压给氧
D.静注糖皮质激素
答案:C。麻醉中发生喉痉挛,首要的处理是解除气道梗阻,面罩加压给氧可保证患者的氧气供应,缓解缺氧情况。静注琥珀胆碱、快速气管插管等是进一步的处理措施。静注糖皮质激素一般用于减轻喉部水肿等情况,不是首要处理措施。
4.麻醉期间低血压是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基础值的()
A.10%
B.20%
C.30%
D.40%
答案:B。麻醉期间低血压通常指血压降低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
5.恶性高热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诱发因素主要是()
A.吸入麻醉药和琥珀胆碱
B.静脉麻醉药和局麻药
C.镇痛药和肌松药
D.镇静药和抗胆碱药
答案:A。恶性高热主要由吸入麻醉药(如氟烷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诱发。
6.处理麻醉期间高血压,首先应()
A.应用降压药物
B.去除可能的诱因
C.加深麻醉
D.给予镇静药物
答案:B。处理麻醉期间高血压,首先应去除可能的诱因,如疼痛、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若去除诱因后血压仍高,再考虑应用降压药物、加深麻醉或给予镇静药物等。
7.麻醉后苏醒延迟是指术后呼唤不能睁眼、握手,对痛觉刺激无明显反应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B。麻醉后苏醒延迟是指术后呼唤不能睁眼、握手,对痛觉刺激无明显反应超过2小时。
8.下列关于麻醉中发生呕吐误吸的处理,错误的是()
A.头低位并转向一侧
B.立即气管内插管
C.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气管
D.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答案:D。麻醉中发生呕吐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并转向一侧,防止误吸物进一步进入气道,然后立即气管内插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气管以清除气道内的异物。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是首要的处理措施,且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9.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头痛
B.尿潴留
C.全脊髓麻醉
D.神经损伤
答案:C。全脊髓麻醉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危及患者生命。头痛、尿潴留和神经损伤虽然也是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但相对全脊髓麻醉来说,严重程度较低。
10.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头痛的措施不包括()
A.采用细针穿刺
B.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
C.大量饮水
D.常规使用镇痛药
答案:D。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可采用细针穿刺减少脑脊液外漏,术后去枕平卧6-8小时,大量饮水以补充脑脊液。常规使用镇痛药不能预防头痛,且可能掩盖病情。
11.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是()
A.电解质紊乱
B.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C.药物不良反应
D.患者原有心脏疾病
答案:B。麻醉期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导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原有心脏疾病也可引起心律失常,但相对来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更为常见。
12.对于麻醉中发生的肺水肿,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快速利尿
B.强心治疗
C.正压通气给氧
D.应用血管扩张剂
答案:C。麻醉中发生肺水肿,首先应采取正压通气给氧,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减轻肺水肿。快速利尿、强心治疗和应用血管扩张剂等是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13.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局麻药中毒引起的惊厥()
A.苯巴比妥钠
B.阿托品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答案:A。苯巴比妥钠是常用的抗惊厥药物,可用于治疗局麻药中毒引起的惊厥。阿托品主要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等;肾上腺素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等的急救;多巴胺用于各种休克的治疗。
14.麻醉过程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的主要意义是()
A.反映肺通气功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