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大全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麻醉方法术前可不用阿托品()
A.吸入麻醉
B.蛛网膜下腔麻醉
C.硬膜外麻醉
D.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E.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答案:D
解析:阿托品主要用于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迷走神经反射亢进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主要作用于上肢神经,对呼吸道及迷走神经影响较小,术前一般可不用阿托品。而吸入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硫喷妥钠静脉麻醉等,为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迷走神经反射等,常需要术前使用阿托品。
2.麻醉前用药的目的不包括()
A.提高痛阈,增强麻醉效果
B.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C.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D.预防术后感染
E.对抗某些麻醉药的不良反应
答案:D
解析: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包括提高痛阈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对抗某些麻醉药的不良反应等。预防术后感染并不是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术后感染的预防主要依靠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
3.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压下降
B.头痛
C.全脊髓麻醉
D.尿潴留
E.呼吸抑制
答案:C
解析: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硬膜外阻滞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将全部或大部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而产生全脊髓神经阻滞现象,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血压下降、头痛、尿潴留、呼吸抑制也是硬膜外麻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但相对全脊髓麻醉而言,严重程度较低。
4.腰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是为防止()
A.血压下降
B.头痛
C.呼吸抑制
D.恶心、呕吐
E.意外情况发生
答案:B
解析:腰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主要是为了防止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而引起头痛。因为腰麻时穿刺针会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脑脊液可能会通过穿刺孔外漏,去枕平卧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漏,降低头痛的发生几率。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与去枕平卧并无直接关联。虽然去枕平卧期间要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但这不是去枕平卧的主要目的。
5.下列哪项不属于局部麻醉()
A.表面麻醉
B.局部浸润麻醉
C.区域阻滞麻醉
D.骶管阻滞麻醉
E.神经阻滞麻醉
答案:D
解析:局部麻醉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等。骶管阻滞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椎管内麻醉,不属于局部麻醉的范畴。
6.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窒息
B.体温过低
C.坠床
D.引流管脱落
E.意外损伤
答案:A
解析: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由于意识未完全恢复,吞咽、咳嗽反射等受到抑制,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发生舌后坠、呕吐物误吸等情况,导致窒息,这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体温过低、坠床、引流管脱落、意外损伤虽然也是全身麻醉病人可能出现的问题,但相对窒息而言,危险性较低。
7.下列关于麻醉前病人准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
B.合并高血压者应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较为安全
C.有心衰史、房颤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术前3-5天应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D.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于8.3mmol/L
E.小儿术前应禁食4-8小时,禁水2-3小时
答案:C
解析:有心衰史、房颤或心脏明显扩大者,术前不应随意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以维持心脏功能稳定。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合并高血压者应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较为安全;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不高于8.3mmol/L;小儿术前应禁食4-8小时,禁水2-3小时,这些都是麻醉前病人准备的正确措施。
8.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的原因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超过一次最大剂量
B.危重、虚弱病人对麻醉药耐受性差
C.对局部麻醉药过敏
D.局麻药误注入血管
E.局部麻醉药内未加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是指单位时间内血液中局部麻醉药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引起的一系列中毒症状,原因包括超过一次最大剂量、危重虚弱病人对麻醉药耐受性差、局麻药误注入血管、局部麻醉药内未加肾上腺素(加肾上腺素可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减少中毒的发生)等。而对局部麻醉药过敏是一种变态反应,不属于中毒反应。
9.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的主要原因是()
A.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
B.脑缺氧
C.血压下降
D.恶心、呕吐
E.精神因素
答案:A
解析:如前面所述,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穿刺针会刺破硬脊膜和蛛网膜,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脑组织失去支撑而下沉,牵拉颅内的痛觉敏感结构,从而引起头痛。脑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