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肝脏超声造影注意事项
肝脏的超声扫查,是每个超声医生的必备技能。不过,会扫查≠会诊断,像遇到下面这样的结节,你不一定能给出准确的诊断。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
慢性肝病患者定期超声检查,发现结节后的定性诊断;
肝硬化患者发现肝内结节的定性诊断;
对未诊断为肝细胞肝癌但需要随访监测的结节,超声造影可以监测结节大小及增强模式的变化;
肝脏病变需要增强检查,但对增强CT/MRI检查有禁忌症的患者;
明确靶病灶,避免坏死组织,选择适合的穿刺活检区域。
在肝脏超声造影前,需要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过程中有时需要患者配合憋气,可以在造影前让患者练习几次。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方法:
检查前,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肝脏的大小、回声,以及结节的位置、回声、数目、血供等情况;
检查时,选取既能显示感兴趣区,又能显示肝组织的切面,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2.4ml,观察时间需要大于5分钟。
要学习肝脏的超声造影,还必须要了解肝脏的血供特点:
肝脏是由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供血,正常人的肝动脉血供占25%-30%,门静脉血供占70%-75%。
而肝硬化结节以及肝细胞肝癌患者,会发生血供的变化:正常的肝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减少,异常的动脉血供增加,并伴有肝血窦的毛细血管化。
肝脏超声造影的观察内容:
增强时相:将开始注入造影剂至第30秒称为动脉期,第30秒至120秒称为门脉期,大于120秒称为延迟期。其中将门脉期分为门脉早期(第30秒至60秒),门脉中期(第61秒至90秒),门脉晚期(第91秒至120秒)。
增强水平:将同一时间的病变增强水平与周围肝组织增强水平比较,分为无增强、低增强、等增强、高增强。
增强均匀性: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
周边结节状增强:环绕病灶的边缘内侧见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增强,病灶中心部分无增强;轮辐状增强:造影剂从病灶中央开始,像周边放射状增强;蜂窝样增强:病灶内无增强区域之间,被线状增强把病灶分成多个小房。
消退程度:根据造影剂在病灶内消退的程度分为:明显消退、轻度消退、无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