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
所属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年级
二年级
开课时间
学时
2
学生人数
28
使用教材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方式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学
情
分
析
前期知识
与技能掌握
学生已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但对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理解较为薄弱。
学生学习
特点分析
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知识,但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对电子控制系统的复杂逻辑理解较为困难。
学生专业
特性分析
学生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因此需要掌握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
教
学
目
标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
掌握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理解流量控制式、反力控制式和阀灵敏控制式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使用检测工具对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检修,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流量控制式、反力控制式和阀灵敏控制式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
教学难点
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
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及故障排查。
教学环境
设计及资源准备
环境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设备资源
汽车维修实训室,配备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实训台架、实训整车等。
多媒体教学设备、转向控制系统仿真软件、汽车维修手册电子版。
解码仪、万用表、组合工具、液压油检测工具等。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通过任务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示范等环节,帮助学生掌握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同时,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用时)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启化
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不同车辆转向时的状态,思考转向沉重或异常的可能原因,查阅资料了解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概念,收集生活中转向系统故障的案例。
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任务,提示学生可从观察身边车辆、查阅汽车论坛等途径完成任务,鼓励学生记录疑问。
观察车辆转向,收集故障案例,整理对动力转向系统的疑问,如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如何工作。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发学生对转向系统的关注,培养自主探索和信息收集能力,为课堂学习铺垫。
课中内化
前课回顾
(1min)
回顾汽车制动系统、驱动防滑系统等相关知识,强调车辆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思考转向系统与之前所学系统在保障行车安全方面的联系。
提问学生之前学过的系统的关键知识点,展示车辆整体系统示意图,启发学生联想。
回忆并回答问题,观察示意图,思考转向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巩固旧知,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各系统相互协作,为学习转向系统检修奠定基础。
课中内化
新课导入
(2min)
讲述2019款POLO劲情轿车转向故障案例,展示故障现象,如转向沉重、报警灯亮起等,引出本节课对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检修的学习,强调其重要性。
详细描述案例,展示故障车辆相关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对故障原因的初步推测。
倾听案例,观察展示内容,思考并分享对故障原因的推测,期待学习检修知识。
以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课中内化
自主学习
(5min)
发放学习资料,涵盖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的作用、组成、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特点等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梳理知识点。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标记重点、难点及疑问点,对学生的简单问题及时解答。
认真阅读资料,梳理各知识点,标记不理解之处,如不同分类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差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整体认知,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课中内化
重点点拨
(4min)
重点讲解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不同分类(流量控制式、反力控制式、阀灵敏控制式)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其优缺点,详细解读系统组成部件的作用,如转矩传感器、电磁阀等。
借助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强调重点内容。
认真听讲,结合多媒体展示和案例理解知识,积极提问,做好笔记。
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深入理解电控液力助力转向系统核心知识,提升知识掌握程度。
课中内化
教师示范
(5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