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
所属专业名称
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性质
必修
开课年级
二年级
开课时间
学时
2
学生人数
28
使用教材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方式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学
情
分
析
前期知识
与技能掌握
学生已掌握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但对怠速控制系统的具体控制策略和检修方法了解较少。
学生对怠速控制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部件有一定认知,但对怠速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及故障诊断方法缺乏系统性理解。
学生学习
特点分析
学生喜欢动手实践,但对理论知识的兴趣较低,需要通过案例和实践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习惯于直观学习,对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的接受度较高。
学生专业
特性分析
学生为汽车维修专业,未来职业方向为汽车维修技师,需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学生对新技术(如电控怠速控制系统)的学习需求较高,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教
学
目
标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专业认同感,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安全操作和规范作业的职业习惯。
知识目标
掌握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策略。
理解怠速控制阀、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进行怠速控制阀的检查,诊断怠速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
能够分析不同怠速控制系统(节气门直动式、旁通空气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教学重点
怠速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策略。
怠速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怠速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掌握怠速控制阀的驱动电路及其故障诊断方法。
教学环境
设计及资源准备
环境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设备资源
实训车间:配备4台实训汽车或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架。
工具设备:万用表、通用工具一套、发动机舱防护罩、“三件套”等。
PPT课件:包含怠速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及案例分析。
动画视频:展示怠速控制阀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汽车维修手册、怠速控制系统及传感器零部件实物。
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案例分析、任务实施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训任务相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职业素养培养:通过安全操作规范和团队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用时)
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启化
提前一天在学习平台发布与怠速控制系统相关的趣味短视频,如汽车怠速不稳导致的异常现象,同时布置思考问题:怠速转速异常会对汽车产生什么影响?
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源,发布在学习平台,并设置好问题。
观看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可在平台简单留言讨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怠速控制系统的初步思考,为课堂学习做铺垫。
课中内化
前课回顾
(1min)
回顾上学前学习的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提问: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点有哪些?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怠速工况的概念。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
巩固旧知识,通过回忆怠速工况概念,自然过渡到本节课怠速控制系统的学习。
课中内化
新课导入
(2min)
展示汽车怠速不稳、油耗增加等故障图片,结合课前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因怠速控制系统引发的问题?引入本节课主题——怠速控制系统检修。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中内化
自主学习
(5min)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怠速控制系统的功用及组成部分,梳理知识点,标注出不理解的地方,完成简单的填空练习,如怠速控制系统由____、____、____等组成。
巡视学生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的简单疑问。
认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点,完成填空练习,标记疑问。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知,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准备。
课中内化
重点点拨
(4min)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重点讲解怠速控制系统功用中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及提供辅助装置动力的原理,以及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的作用。
详细讲解重点知识,通过举例、画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与教师互动。
解决学生的疑惑,深入理解重点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课中内化
教师示范
(5min)
教师以旋转电磁式怠速阀为例,在发动机模型上示范其拆卸、检查和安装的步骤,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