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情况及建议
摘要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市场,以市场化手段
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
不保量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
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适应高比例新能源
的电市场体系提供政策与路径参考,助能源绿色转型行稳致远。
在国家政策与旺盛市场需求的双重支撑下,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
快速增长,度电成本持续下降,行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引导新能源项目有序进入电市场,以市场化手段
扩大其消纳空间,取得一定成效。从保量保价的兜底保障,到不保量
不保价的全市场化交易,我国新能源行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
战。
为保障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建议进一步加强新能源电
市场与碳交易、绿证等相关市场体系的协同联动,持续优化新能源电
市场价格机制,同时新能源企业也要加强市场交易相关技能学习,
为加快新能源行业发展步伐、推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更有支撑。
一、我国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概况
当前,我国新能源行业(指风电、太阳能发电,下同)正在经历
着发展的“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支撑下,新
能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行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风电、
太阳能发电行业均面临“内卷式”恶性竞争、价格跌破成本线等问题,
发展机制亟待改革。
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
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
知》(136号文)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市
场。自此,新能源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市场交易阶段。
(一)国内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十余年来,得益于国家在价格、财政、产业等方面政策的大支
持,以及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
能源行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提前6年多完成了
我国在气候雄心大会上承诺的“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
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目标。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发
电装机占全国电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为持续推
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作出积极贡献。
国
4-
K
-
S
.风电■太阳能发龟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4)》
图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增长趋势(206—2024年)
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有赖于国内新能源企业在技术研发
方面的持续投入,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度电成本迅速下降,新能源
项目经济性快速提升。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07-2017年,
太阳能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了约90%。其后,太阳能发电度电成本
进一步从0.44元/千瓦时降至0.35元/千瓦时,市场竞争大幅提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A)发布的报告指出,2014—2023年的
10年间,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
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数据来源:中金研究院
图2全球主要电源度电成本变化趋势
政策的有支撑及不断压缩的项目成本,带来的不只是风电、太
阳能发电两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吸引了社会资本蜂拥而至。远超预
期的装机增长速度,为我国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压,不断扩大的补贴
缺口也让风、光行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缓解中央财政压、推动
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起,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行业新增项
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