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培育的经济法考量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障碍/市场培育/经济法/公权力介入
内容提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展不能重走常规能源的老路,必须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但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相比拟常规能源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再加上我国现有体制的束缚等因素,存在着技术、本钱、融资、政策、体制和法制等障碍,因而目前难以和常规能源相抗衡。由此决定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培育,除了需要借助市场机制之外,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运用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职能,从而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展,实现能源战略平安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开展,常规能源将逐步短缺并消耗殆尽,无论从能源需求还是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展等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开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积极加以市场培育就更显得迫切,这也关系到国家能源平安问题。然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同于常规能源,无论在本钱还是技术等诸多方面,目前都难以和常规能源抗衡。如果任其自然开展,没有政府的扶持和培育,那么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近期将难以有大的开展。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因此,在现阶段尤其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运用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职能,从而促进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开展。
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开展的障碍
从整个世界来看,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展都存在着本钱、技术等诸多障碍,相比拟常规能源而言还不具有较大开展优势。对于我国而言,相比拟兴旺国家,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展面临的市场障碍更明显,还有很大差距。这就是能源领域“市场失灵〞的表现。具体来说,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展主要面临着如下市场障碍:
〔一〕技术障碍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大多数处于初级阶段,与一些兴旺国家相比,大局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厂家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比方从太阳能发电来看,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整体水平与兴旺国家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光伏电池生产所需要的硅材料主要依赖进口,对我国光伏发电的产业开展形成重大制约。此外,我国太阳能热发电还是空白。从风能来看,与兴旺国家相比,中国风电设备技术仍比拟落后,在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上虽有一定优势,但大型并网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国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较小,关键技术依赖进口。从生物质能来看,除沼气外,我国其他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仍处于产业化开展初期,产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较低,缺乏自我持续开展能力。此外,海洋能、可燃冰等尚有一系列技术需要突破。
总体而言,除水电、太阳能热利用和沼气外,其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薄弱,技术和设备多依赖进口,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兴旺国家差距较大。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的专门机构尚不多见。同时,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开展的需求,没有形成支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展的技术效劳体系及其法律体系。我国目前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大多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不一,质量不等,地方各自为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开展。
由于技术障碍,一方面使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勘探水平较低;另一方面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本地化制造比例较低,薄弱的制造业还会使技术产业化存在障碍,这是造成长期以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有时不能及时提供所需要备件的主要原因。其结果使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电价水平大大高于常规能源的电价水平。如果中国不迅速建立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整个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开展的支撑,目前关键技术和主要设备依靠进口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势必影响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开展。
〔二〕融资障碍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融资渠道一般包括财政融资和市场融资。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展的初期,资金来源根本为政府的财政融资。然而,我国各级政府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投入太少,迄今为止,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还没有标准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方案,没有为其提供同等待遇的固定资金渠道。而且,财政融资相比拟市场融资而言,还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范围狭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