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新能源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进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的持续迅猛,相应的在新能源汽车的维护、维修等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很大,在此背景下车企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寻求可靠的能有效对接就业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人才的培养路径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以作者参与学校校企合作项目内的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索校企合作背景下新能源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进,并分析和总结教学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理实一体化校企合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势头已经证明了它将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而进入2022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市场更大的份额,庞大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意味着其在制造、维护等环节有着巨大的人才需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培养这些人才的摇篮却是如此的少,当下很多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纷纷处于刚开设或者即将开设新能源专业的课程的状态,而在这个进程中,很多学校都和相关车企展开了密切合作,合作企业提供新能源汽车实车、维修资料和教具乃至提供和参与编纂新能源专业的教材,由学校选拔组建项目班进行教学。当然,校企合作之下的新能源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显然不可能是单纯的旧有燃油车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简单复制和套用,高职新能源专业教学目前在理论和实训两个方面都存在不少欠缺,比如教学内容时效性滞后、课程内容不够全面、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实操流程和工单不够完善等,而校企合作内的新能源专业教学更是处于起步状态。因此如何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对新能源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建立一套完善而持续有效的新能源专业教学方法及资源已经是一个迫切的议题。
1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现状与研究意义
校企合作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目前全国已有多家院校和一些新能源汽车行业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初步有了一些新能源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成果。而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新引进了新能源车企的合作项目,同时原有的一些校企合作项目也即将开设自己的新能源专业课程并在准备新能源专业教材和设备,在校企合作项目内开展新能源专业教学已经箭在弦上。
很多有识之士指出:高校新能源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发展的不均衡,表现出来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够强等等[1]。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需要针对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以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更加促进新能源专业的理论学习内容和实训契合用人企业的技术需求,也有助于加强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
研究校企合作条件下的新能源专业教学旨在探索和研究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充分运用学校现有和即将配备的新能源教学的各类资源,通过对课题组所在校企合作的新一届项目班新设立的新能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以及和合作企业方的交流与反馈,探索新能源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界定、实训项目工单的编写、实训操作流程的设计与改进和实训项目实践指导、课程标准的修订等。也有助于新能源实训教学场地和设备的建设。
2学情调查与教学计划
自2023年起,笔者在校担任某个校企合作项目的新能源专业课程教学,该门课程的教材由合作企业主持于2022年编写完成稿件,我校项目组参与审核。该教材内容较为全面,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分类、高电压车辆安全措施与装备、动力电池与电源分配器、电机驱动系统、高压辅助系统、快慢充电系统、动能回收系统、纯电系统的维护与维修以及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的智能化技术等内容。并于2023年下学期开展教学实践。在此之前,笔者对即将开始新能源专业教学的部分班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对新能源汽车概念与分类的了解程度、主要目的是掌握这些入校后已经经历了两个学期的汽车基础知识学习的学生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相当有限,不仅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缺乏了解,连市面上有哪些常见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也知之甚少,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当多的同学显然对当下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的趋势以及带来的就业需求印象深刻,因此有着强烈的学习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的意愿。笔者在这个认知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
3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开展过程
从2023年9月开始,笔者在所在的校企合作项目组的项目班展开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每次授课4个课时,每周两次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采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以合作企业制作的教材为基础,以纯电汽车为主讲授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类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与意义、新能源汽车维护与维修所需要的工具、装备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