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我们该么认识取象的思维()?
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
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
C、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D、从殊象到共象的过程
【答案】:ABCD
2、孟子是如何辨别人和兽的()。
A、人具有超越自身种类的普遍悲悯
B、人具有突破生存技能的自由意志
C、人具有对自身存在的深切反思能力
D、人有知而兽没有
【答案】:ABC
3、据顾炎武的《日知录?周末风俗》记载,春秋战国之变的体现不包
括()。
A、春秋时的战争无矩到战国时的有序战乱
B、从春秋的礼信到战国的权诈
C、春秋的祭祀和聘享在战国被取消
D、春秋时宴会赋诗到战国时期消失了
【答案】:A
4、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义是“来〃
B、“格也“即“至也〃
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
D、仅是“克服〃的意思
【答案】:D
5、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
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
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
C、包括了事物之理
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
【答案】:B
6、古代贵族注重自己的“祭祀”、“丧礼”,这不仅指向自己的
(),还指向()。
A、贵族阶级
B、平民阶级
C、对民众的教化
D、对民众的禁锢
【答案】:AC
7、在传统贵族的礼制社会中,小人效法君子来源于贵族政治的()
A、传统
B、礼仪
C、威严
D、理性
【答案】:BC
8、正确劳动分类是()。
A、学习劳动与实践劳动
B、家务劳动与工作劳动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D、智力劳动与非智力劳动
【答案】:C
9、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
A、认为“格〃即“至〃
B、把“至〃递训为“穷〃
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
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
【答案】:C
10、“诚”的来源不包括()。
A、来自于贰
B、来自于敬
C、来自于忠
D、来自于壹
【答案】:A
11、先秦时期,理指的是()。
A、平常道理
B、常见事理
C、自然理由
D、自然规律
【答案】:D
12、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o
A、统治者
B、贤者
C、天
D、地
【答案】:C
13、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三纲八目”的起点
B、《大学》是格物致知的起点
C、在文献上没有太多训释
D、郑玄等先儒对此的阐释存在义理上的不足
【答案】:B
14、劳动被认可的前置条件不包括()。
A、自己的劳动是他人的保障;
B、社会劳动是每个人的保障;
C、劳动是为实现自己个人的目标;
D、劳动对他人和社会有益无害。
【答案】:C
15、《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
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
B、强调实践的次第
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
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D
16、“劳动创造世界是()的观点。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列宁
D、恩格斯
【答案】:B
17、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
树立()的观念。
A、劳动最光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