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一、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某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某城市设立一家分支机构,公司管理层希望了解该地区的市场环境、文化特点、法律法规以及潜在的合作机会。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结合社会工作知识,分析该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该地区人口众多,消费能力较强,但市场竞争激烈。
2.当地政府对外资企业持开放态度,但对外资企业的投资领域有限制。
3.当地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公司文化存在一定差异。
4.该地区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但部分政策执行力度不足。
5.当地存在一些潜在的合作机会,如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业务。
问题:
(1)分析该公司在设立分支机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6分)
(2)针对问题(1)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12分)
(3)结合社会工作知识,分析如何帮助该公司融入当地市场。(6分)
(4)根据案例,阐述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促进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发展。(6分)
答案:
(1)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公司业务拓展困难;
2.政府对外资企业投资领域有限制,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3.当地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公司与当地企业、员工沟通不畅;
4.部分政策执行力度不足,可能影响公司合法权益;
5.潜在的合作机会未得到充分利用。
(2)解决方案:
1.加强市场调研,制定合理的市场拓展策略;
2.与当地政府积极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3.加强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公司合法权益;
5.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方法:
1.开展社区调研,了解当地文化特点;
2.与当地居民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公司知名度;
3.参与社区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4.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发展。
(4)社会工作方法:
1.社区工作:帮助公司了解当地社区需求,开展社区服务项目;
2.社会动员:组织员工参与公益活动,提高公司社会责任感;
3.社会政策倡导:推动政府完善相关政策,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4.社会资源整合:协助公司获取社会资源,提高业务竞争力。
二、名词解释题(30分)
1.社会工作
2.案例管理
3.社会服务
4.社会政策
5.社会动员
答案:
1.社会工作:指专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帮助和支持,以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2.案例管理:指社会工作者针对个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对个案进行评估、干预和评估,以达到个案目标的过程。
3.社会服务:指社会组织和专业人士为满足社会需求,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4.社会政策:指国家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制定的政策。
5.社会动员:指通过组织、宣传、教育等手段,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务,实现社会目标的过程。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6分)
2.简述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6分)
3.简述社会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6分)
4.简述社会动员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6分)
答案: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涵:
1.尊重:尊重服务对象的尊严、权利和选择;
2.关爱: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关心和支持;
3.公正:公平对待每一位服务对象,维护其合法权益;
4.责任:对社会、对服务对象负责,努力实现社会目标;
5.合作: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2.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
1.个案工作:针对个别服务对象,进行个案评估、干预和评估;
2.小组工作:针对特定群体,进行小组评估、干预和评估;
3.社区工作:针对社区整体,进行社区评估、干预和评估;
4.组织工作:针对组织内部,进行组织评估、干预和评估。
特点:
1.专业性: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
2.实用性:针对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可持续发展:关注服务对象的长期需求,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实现;
4.整合性: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3.社会政策制定的基本程序:
1.问题识别:确定社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目标设定:明确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方案;
3.政策评估:评估政策效果,调整政策方案;
4.政策实施:实施政策,监督政策执行;
5.政策评估:评估政策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4.社会动员的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步骤:
1.问题识别:确定动员目标,明确动员内容;
2.目标群体:确定目标群体,进行动员宣传;
3.组织协调:建立动员组织,协调各方力量;
4.实施动员:开展动员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
5.效果评估:评估动员效果,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