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2023修订版)(更新日期:2023年6月9日).doc
文件大小:40.4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4.0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5

目录

TOC\o1-3\h\z\uI考查目标 2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考查内容 2

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4

IV参考文献 5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2023年修订)

I考查目标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是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初试科目,旨在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所需的基本素质、基础能力和培养潜质,以利于选拔人才,为国家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良好学术研究素养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

主要测试要求:

对国际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国际商务原理和知识的能力;

发现、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实践问题的能力;

对国际商务实践发展的热点、焦点及国际商务理论研究动态的了解。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10分,10小题;

判断题:10分,10小题;

名词辨析题:30分,5小题;

问答题:70分,7小题;

分析题:30分,2小题。

III考查内容

了解全球化的基本内涵;理解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及其争议。

掌握不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系的分类及各自特征;掌握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的内涵;理解不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法律体系等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掌握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指标、经济转型的本质;理解全球政治、经济变革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

掌握文化的本质、基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掌握霍尔斯坦德关于不同文化的四维度划分;理解文化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掌握国际商务面临的伦理问题表现与伦理困境、国际商务管理人员不道德行为的根源;理解并掌握实用主义、康德学说、权利理论和公正理论观点;理解伦理道德对国际商务决策的影响。

掌握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的内涵;理解并掌握斯密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里昂惕夫悖论、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波特钻石理论的核心观点与分析方法。

了解世界贸易体系的演变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掌握从价税、从量税、进口配额、关税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倾销、反倾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关税、补贴、配额、反倾销、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经济效应;理解并掌握政府干预贸易的依据、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观点。

掌握投资流量、投资存量、新设投资(绿地投资)、并购投资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国际直接投资的成因以及内部化理论、尼克博克理论、邓宁国际投资折中范式的核心观点;理解并掌握东道国、母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收益与成本、鼓励和限制国际直接投资的依据。

了解欧美等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实践;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内涵及其特征、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发展和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依据。

掌握即期交易、远期交易、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套息交易、外汇投机、掉期交易费雪效应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外汇市场的特征与作用、外汇风险的类型及其风险管理方法;理解并掌握购买力平价理论与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观点。

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掌握浮动汇率、钉住汇率、管理浮动汇率、固定汇率、金本位制度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崩溃的原因、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掌握外国债券、欧洲债券的内涵;理解并掌握欧洲货币、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与缺陷。

掌握全球标准化战略、本土化战略、跨国战略、国际战略、区位经济、规模经济、经验曲线、学习效应、地区结构、产品分部结构、全球矩阵结构的内涵;理解并掌握企业战略定位的方法;理解并掌握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的演化进程。

掌握垂直差异化、水平差异化、集权、分权、个人控制、组织控制、产出控制、文化控制的内涵;理解并掌握集权与分权的特点及其选择依据;理解并掌握国际商务中组织文化和绩效之间的关系。

掌握第一进入者优势、交钥匙工程、技术授权、合资企业、全资子公司、战略联盟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出口进入、交钥匙工程、技术授权、合资企业与全资子公司、新建和并购以及战略联盟的优缺点。

掌握汇票、即期汇票、远期汇票、承兑汇票、提单、信用证、出口信贷保险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出口贸易的困难与障碍、出口支持措施、信用证结算流程与特点、提单的作用、国际贸易业务基本流程;理解并掌握对等贸易的类型划分、差异及其利弊所在。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最小效率规模、柔性制造、精益生产、即时存货、抵消贸易的内涵;理解并掌握固定成本与最小效率规模之间的关系、影响跨国公司设立生产基地的主要因素、零部件来源渠道及其利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