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0+法学综合1(2022年更新).doc
文件大小:4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3.9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法学综合一

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查目标……………2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

Ⅲ考查内容……………2

Ⅳ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8

Ⅰ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法学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一考试内容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三门法学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法学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法理学约60分

中国法律史约50分

宪法学约4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Ⅲ考查内容

法理学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

3.综合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法学导论

(一)法学

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的历史;法学与相邻学科;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二)法理学概述

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中国法理学;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二、法的本体

(一)法的概念

“法”概念的语义分析;法的本质;法的基本特征;法的作用。

(二)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

(三)法的要素

法的要素释义;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四)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释义;法律部门及其划分;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五)权利和义务

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权利和义务概念;权利和义务的分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六)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释义;法律行为的结构;法律行为的分类。

(七)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八)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释义;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法律责任的承担。

(九)法律程序

法律程序概述;正当法律程序。

三、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法的历史

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演进

法的演进概论;法律继承;法律移植;法制改革。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全球化概论;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四、法的运行

(一)法的制定

立法的概念;立法体制;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立法的原则。

法的实施

守法;执法;司法。

法律职业

法律职业概述;法律职业技能与伦理;法律职业制度;

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概述;法律推理;法律解释;法律论证。

五、法的价值

(一)法的价值概述

法的价值释义;法的价值体系;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法的基本价值

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

法与人权

人权的概念;法对人权的保护。

六、法与社会

法与政治

法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法与国家的基本关系;执政党政策与法律;法与民主。

法与经济

法与生产方式;法与市场经济;法与经济体制改革;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法与文化

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法与道德;法与宗教;法律文化;

法与社会建设

法治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与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书

《法理学》(第五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宪法学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相应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

3.综合运用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释义;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分类。

(二)宪法的历史发展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三)宪法的制定

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机关;宪法制定程序。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概述;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五)宪法渊源、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

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成文宪法的结构;

(六)宪法规范

宪法规范概述;宪法规范的要素、种类与宪法规则的逻辑结构;宪法规范效力与宪法规范变动。

(七)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概述;宪法关系的主体;宪法关系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