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概述;;任务一;;;一串行通信基础知识;;;;;;----起始位
在没有数据传送时,通信线上处于逻辑“1”状态。当发送端要发送1个字符数据时,首先发送1个逻辑“0”信号,这个低电平便是帧格式的起始位。其作用是向接收端表示发送端开始发送一帧数据。接收端检测到这个低电平后,就准备接收数据信号。;----数据位
在起始位之后,发送端发出(或接收端接收)的是数据位,数据的位数没有严格的限制,5~8位均可。由低位到高位逐位传送。;----奇偶校验位
数据位发送完(接收完)之后,可发送一位用来检验数据在传送过程中是否出错的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是收发双方预先约定好的有限差错检验方式之一,有时也可不用奇偶校验。;----停止位
字符帧格式的最后部分是停止位,逻辑“1”电平有效,它可占1/2位、1位或2位。停止位表示传送一帧信息的结束,也为发送下一帧信息作好准备。;;二串口结构概述;1.串行接口的结构及功能;;;;;;----SM0SM1
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其状态组合所对应的工作方式如表所示。;----SM2
多机通信控制器位。在方式0中,SM2必须设成0。在方式1中,当处于接收状态时,若SM2=1,则只有接收到有效的停止位“1”时,RI才能被激活成“1”(产生中断请求)。在方式2和方式3中,若SM2=0,串行口以单机发送或接收方式工作,TI和RI以正常方式被激活并产生中断请求;若SM2=1,RB8=1时,RI被激活并产生中断请求。;----REN
串行接受允许控制位。该位由软件置位或复位。当REN=1,允许接收;当REN=0,禁止接收。;----RB8
接收数据第9位。在方式2和方式3时,RB8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RB8也可用作奇偶校验位。在方式1中,若SM2=0,则RB8是接收到的停止位。在方式0中,该位未用。;----RI
接收中断标志位。RI=1,表示一帧数据接收结束。可由软件查询RI位标志,也可以向CPU申请中断。
注意:RI在任何工作方式下也都必须由软件清0。
在AT89C51中,串行发送中断TI和接收中断RI的中断入口地址是同是0023H,因此在中断程序中必须由软件查询TI和RI的状态才能确定究竟是接收还是发送中断,进而作出相应的处理。单片机复位时,SCON所有位均清0。;2.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串口概述;任务二;;;串行口工作方式0;在方式0下,串行口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此时SM2、RB8、TB8均应设置为0。;;----数据发送
TI=0,发送数据前,先由软件设置TB8,可使用如下指令完成:
TB8=1;将TB8位置1
TB8=0;将TB8位置0
然后再向SBUF写入8位数据,并以此来启动串行发送。一帧数据发送完毕后,CPU自动将TI置1,其过程与方式1相同。;----数据接收
REN=1,RI=0时,启动接收。
①若SM2=0,接收到的8位数据送SBUF,第9位数据送RB8。
②若SM2=1,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为0,数据不送SBUF;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为1,数据送SBUF,第9位送RB8。;;1.硬件电路;2.程序设计;;;;;;;串口概述;任务三;;;;74ls164的基本使用;74ls165的基本使用;;1.硬件电路;2.程序设计;;;;;;;串口概述;任务四;双机通讯就是:
两个单片机之间或单片机与PC之间的通讯。
;;;一工作方式1、2、3;;;;;二双机通信基础;voidUartInit(void)
{
TMOD=(TMOD0x0f)|0x20; //设置定时器T1为定时方式2
TH1=110592001/12/32/9600; //求波特率为9600时定时器初值
TL1=TH1;
TR1=1; //启动T1计数器
SCON=0x70; //设置串行工作方式1,允许接收
PCON=0x80;
};;1.硬件电路;2.程序设计;2.程序设计;;;;;;;串口概述;任务五;;;串行通信接口标准;2.功能特性;;RS-232规定的电平和一般微处理器的逻辑电平不一致,使用时必须进行电平转换;;;;1.硬件电路;2.程序设计;;;;;;;;串口概述;任务六;;;温度传感器DS18B20;;;;;;;1.硬件电路;2.程序设计(部分);;;效
果
展
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