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会计师事务所
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审计服务方案
通过对招标文件内容的充分理解,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对XX省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事业管理处单位事业转企业改制财务审计服务采购项目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XX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充分而详细的审计工作方案和相应的审计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本次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同时促进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审计将遵循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确保审计结果真实可靠,为改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的工作目标
本次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改制过程的合规性、资产的真实完整性以及负债与权益的准确性。依据《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及《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3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坚持从改制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遵循公正、客观、全面、准确的审计原则,通过对改制单位截止至审计基准日的全部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账目等方式,核实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或虚增。对资产的权属、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资产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同时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资产与负债情况、内部控制以及改制过程的审计,全面反映本次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审计合规性。
二、审计依据
本次审计遵循如下国家法律法规: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6〕38号);
2.《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52号);
3.《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黑办发〔2018〕14号);
4.《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规定等2个文件的通知》(黑政办规〔2020〕25号);
5.《XX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黑事改组〔2020〕2号);
6.《关于印发XX省省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操作办法的通知》(黑编办〔2020〕13号);
7.《关于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制中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财资〔2017〕13号);
8.《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
9.《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3号);
10.《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资金核实工作规定的通知》(国资评价〔2003〕74号);
11.《关于规范省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土地资产处置工作的意见(试行)》(黑自然资规〔2022〕2号)。
12.《政府会计准则》
13.《企业会计准则》
1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三、审计工作范围
本次审计范围将覆盖改制事业单位XX省三家事业管理处的截止至审计基准日财务状况、资产与负债情况、内部控制以及改制过程中的合规性等方面。主要包括:
1、改制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账目等方式,核实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或虚增;
2、改制单位负债清理审计,包括单位各类债务清理、职工改制各项安置补偿的计提的测算认定、各类应付税款的清缴。
3、改制单位权益结构审计,包括:各项政府专项资金投入财务核算的确认、资金划拨结转、累计盈余核算等项目审计确认,确保权益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计,包括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等方面的核查。通过对改制单位财务报表、会计账目、原始凭证等的审查,评估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稳健性和真实性。同时,对事业单位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进行评估,为新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4、改制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审计,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机制。在改制过程中,XX会计师事务所将关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新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对改制单位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为管理层提供风险管理和控制建议。
5、经营管理者责任审查,在本次转企改制过程中,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审查是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应核查经营管理者在改制过程中的履职情况,是否履行职责,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关注经营管理者在改制前后的人员变动、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或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
6、改制过程监管,XX会计师事务所将对事业单位转企业改制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