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风力发电项目检验及资料整理)
PAGE
1-
风电场项目工程施工过程检验及资料整理汇编参考
1简介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质量及资料的控制,本文主要讲述施工开工至工程竣工过程中现场质量检查及过程资料控制方法。
2施工过程
2.1风机基础土建工程
2.1.1桩基础工程
1)管桩进场前完成机械报审、特殊工种报审。
2)预制管桩施工时:管桩进场通知监理及总包单位验收(管桩长度、直径等)并进行材料报验。管桩施工前放出管桩中心坐标及场平面标高(监理,总承包单位见证)。管桩施工时检查管桩垂直度(用经纬仪及水平靠尺检查)。打桩施工时记录管桩锤击记录。施工完成后按照规范养护14天,在进行管桩相关检测(高应变、低应变、静载检测等)。
3)灌注桩施工时:桩施工前放出管桩中心坐标及场平面标高(监理,总承包单位见证),成孔后检查孔底标高偏差、孔底沉渣或虚土厚度、护壁泥浆质量、桩基轴线位移。桩径偏差、垂直偏差、桩位偏差。钢筋笼检查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质量,钢筋的表面质量、钢筋笼吊放质量、主筋间距偏差、箍筋间距、直径偏差、钢筋笼长度、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钢筋笼安装深度偏差。混凝土见混凝土施工。施工后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试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1.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放出中心坐标及场平面标高(监理,总承包单位见证),按照图纸放出开挖线。施工过程中按照图纸控制基坑标高。土方开挖完复合标高及基坑半径。(参照土方开挖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质量标准)。
如存在以下情况需做专项施工方案(需要专家论证)。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1.3垫层施工
1)垫层施工前基底压实并通知监理、设计、勘测、总包、建设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地基验槽对基坑土质,标高,结构尺寸)。
2)地基验槽报验后,上报混凝土浇筑通知单,进行混凝土浇筑按照规范留设混凝土试块。混凝土浇筑完复测中心坐标及垫层标高(参照水泥混凝土垫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质量标准)。
3)同时整理混凝土相关资料(资料包括混凝土浇筑通知单,混凝土开盘鉴定(同时提供开盘鉴定内砂石、水泥及配合比报告复印件加盖商混站公章),搅拌记录、施工记录、以及后期混凝土委托单及报告。)
2.1.4基础环安装
1)螺栓进场后通知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做复试,报告出来后进行安装。基础环安装前核查标高及中心点,螺栓固定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且稳定和模板钢筋脱开。
2)检查用于固定基础环或型钢的平整度(基础环上顶面水平测量记录),用双螺帽拼紧,严禁在螺杆上点焊。(参照基础环螺栓固定钢架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质量标准)
2.1.5钢筋施工
1)钢筋进场后对钢筋自检(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钢筋表面质量、)然后通知监理现场钢筋原材见证取样,报告出来后进行材料报验方可进行钢筋加工,需要焊接及机械连接的钢筋按照规范要求做钢筋接头检测。
2)钢筋加工检查钢筋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箍筋末端弯钩、钢筋表面质量、长度偏差、箍筋内净尺寸。
3)钢筋安装时检查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焊接(机械连接)接头质量、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钢筋表面质量、接头位置、钢筋间距(参照钢筋加工、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质量标准)
2.1.6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3)模板安装检查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半径标高、预埋件位置及数量是否正确。
4)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参照模板安装、模板拆除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内质量标准)。
2.1.7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前通知监理及总包单位进行验收,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验收(1.4及1.5检查项目)。
2)验收完成后上报混凝土浇筑通知单,钢筋隐蔽报审,预埋件隐蔽报审,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浇筑时将进行不定时的坍落度试验,应分层分段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一层浇注厚度不宜超过3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移动半径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