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CCSB05
JAASS
江苏省农学会团体标准
T/JAASS165—2025
稻麦秸秆沟埋还田固碳增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ditched-buriedstrawreturnforcarbonsequestrationandyield
improvementinarice-wheatsystem
2025-04-29发布2025-05-29实施
江苏省农学会发布
I
T/JAASS165—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土壤条件 1
5作业前准备 1
6作业流程 2
7作业质量指标 2
8配套农艺措施 3
9注意事项 3
II
T/JAASS165—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所、南通市广益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阚正荣、杨海水、卞新民、李凤民、刘建、薛亚光、崔业民、胡伟、吴巩、孙国峰。
1
T/JAASS165—2025
稻麦秸秆沟埋还田固碳增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和小麦秸秆沟埋还田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前准备、作业流程、配套农艺措施、注意事项等。
本文件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小麦种植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995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
NY/T3658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34/T稻茬麦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DB3209/T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减损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沟埋还田ditch-buriedstrawreturn
作物秸秆收获后,以开沟的方式将全田的秸秆埋入深层土壤,以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和清洁地表。3.2
联合收获和沟埋一体机combinedharvestingandditchburyingmachine
用水稻或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一次完成收割-脱粒-开沟-埋草-覆土等作业。
4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
5作业前准备
5.1作业方式选择
水稻和小麦收获前,应做好病虫害和田间倒伏程度调查,发生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宜还田,应及时移除。倒伏区域应进行人工收获,再进行沟埋还田。
5.2作业条件确认
清除田间作业道路上的障碍物,不能清除的障碍物加以标志。
5.3机具操作者要求
5.3.1机具操作者应通过专业操作技术培训。
5.3.2作业前应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掌握机具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使
2
T/JAASS165—2025
用说明书操作机具。
5.4机具准备
在作业前,应检查联合收获和沟埋一体机链条、皮带、齿轮等传动部件是否完好,润滑是否充分;确认履带松紧度适中,无过度磨损或断裂;检查电线、电缆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有无破损或老化现象;确认车灯、指示灯、警示灯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油箱燃油是否充足,确保满足作业需求;进行短时间作业测试,确认机具的作业效果(如秸秆收集、破碎、沟埋等)符合要求。
6作业流程
6.1作物收获
水稻和小麦均采用联合收获机适时收获,收获机械分别符合DB3209/T1286和NY/T995标准。
6.2秸秆处理
水稻和小麦秸秆采用联合收割机后部加装沟埋一体机(联合收获和沟埋一体机),秸秆沟埋还田处理采用开沟机开挖深沟,彼此间距2m,每条沟宽度20cm,深度20cm~30cm固碳效果最好,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