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光伏柔性支架基础施工方案.docx
文件大小:32.89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1.5万字
文档摘要

光伏柔性支架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光伏项目位于内蒙古西部沙漠地区,该区域地势开阔平坦,但常年风沙肆虐,昼夜温差可达20℃以上,且地质以松散沙质土为主,地基承载力低、地下水位深。项目规划装机容量[X]兆瓦,采用预制混凝土桩作为光伏柔性支架基础,以适应恶劣地质与气候条件,发挥其施工高效、环境友好的优势。

二、施工工艺

2.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桩位定位→预制混凝土桩吊运→沉桩施工→桩顶处理→基础验收

2.2施工准备

2.2.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团队深入研读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等最新规范,结合沙漠地区特殊工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向施工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确保全员熟悉施工流程。

建立施工测量、沉桩记录、材料检验等专项技术档案,明确数据记录与整理标准,为施工过程管理提供依据。

2.2.2材料准备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采购预制混凝土桩,强度等级不低于C35,采用高强度预应力钢筋,确保桩体抗裂性能。

预制桩进场时,逐根检查外观质量,不允许出现长度超过10cm、深度大于5mm的裂缝,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5%。

配备专用桩帽、缓冲垫等沉桩辅助材料,桩帽内壁与桩头之间预留2-3cm间隙,填充弹性缓冲材料,减少沉桩冲击力对桩体的损伤。

2.2.3现场准备

采用推土机、压路机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平整度误差控制在±5cm以内,修筑4m宽环形施工便道,路面压实度不低于90%。

在场地周边设置防风抑尘网,高度不低于2m,每隔50m设置临时排水沟,沟底坡度不小于0.5%,防止风沙与雨水对施工的影响。

搭建装配式临时板房作为生产生活设施,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与节水型生活设施,减少对当地环境的依赖。

2.3测量放线

2.3.1控制点建立

利用业主移交的GPS控制点,采用TrimbleS9全站仪建立高精度施工控制网,控制点间距不大于200m,控制网精度达到二级导线标准。

对控制网进行闭合差测量,平面闭合差≤1/10000,高程闭合差≤±12√L(mm),确保测量基准可靠。

在控制点周围设置混凝土保护墩,墩顶埋设强制对中盘,防止控制点受风沙侵蚀和施工扰动。

2.3.2桩位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桩位放样,使用全站仪精确测设每个桩位,放样误差控制在水平方向±5mm、高程±3mm以内。

桩位放样后,采用钢尺进行桩间距复核,偏差不超过±10mm,对误差超标的桩位及时调整并重新测量。

在桩位处打入30cm长竹桩,桩顶钉铁钉标识,并撒白灰形成明显标记,防止风沙覆盖后桩位丢失。

2.4桩位定位

2.4.1导向装置安装

在桩位处埋设钢制导向桩,导向桩直径比预制桩大5-10cm,入土深度不小于1.5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

在导向桩内壁设置可调节的导向板,导向板与桩身之间预留1-2cm间隙,确保桩体下沉过程中不发生偏移。

采用水平仪对导向桩顶面进行抄平,顶面高程误差控制在±2cm以内,保证桩体入土垂直度。

2.4.2桩身垂直度校准

在桩身两侧设置双向垂直的经纬仪,沉桩过程中实时监测桩身垂直度,发现偏差及时通过调整桩锤落点进行纠正。

当桩身入土深度小于1m时,垂直度偏差超过1%应立即拔出重打;入土深度超过1m后,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内。

采用激光垂准仪辅助测量,在桩顶设置激光接收靶,通过调整桩位使激光光斑位于靶心,确保桩身垂直。

2.5预制混凝土桩吊运

2.5.1吊运设备选型

根据预制桩重量与长度,选用50t汽车吊进行吊运,吊臂长度满足最远桩位吊运需求,吊车工作半径内场地压实度不低于95%。

配备专用吊运钢丝绳,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小于8,绳卡数量与间距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要求,防止吊运过程中桩体滑落。

在吊钩处设置防脱钩装置,吊运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桩体碰撞、晃动。

2.5.2吊运操作要点

采用两点法吊运,吊点位置距离桩端0.21L(L为桩长)处,起吊时保持桩身水平,速度不超过0.5m/s。

吊运过程中,桩体与地面距离保持在0.5-1m之间,避开施工现场障碍物,严禁从人员上方通过。

桩体吊运至桩位上方后,缓慢下放,距地面20-30cm时暂停,人工辅助调整桩位,确保桩体准确落入导向装置。

2.6沉桩施工

2.6.1沉桩设备选择

选用液压振动锤沉桩,根据预制桩规格与地质条件,选择激振力300-500kN的振动锤,配备专用桩帽与缓冲垫。

沉桩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液压系统、振动系统工作正常。

在沉桩设备上安装智能监测装置,实时采集沉桩贯入度、锤击力、桩身垂直度等数据,为施工决策提供依据。

2.6.2沉桩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