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小安防工程设计武汉警官职业94课件.pptx
文件大小:17.12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9
总字数:约2.25千字
文档摘要

中小安防工程设计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任务一入侵报警系统项目导入练技能学习情境二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流程(《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附录A设计流程与深度安全防范工程设计的最根本依据应该是用户的设计任务书以及国家的有关规范与标准。

第一步: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本身的需要,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

第一步: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安全防范工程立项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可作为单独文件也可作为招标书中的技术部分,是合同书中必须执行的附件。设计任务书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也可请设计单位或咨询机构代编。设计任务书应有编制者签名,主管部门审批(签名)并加盖公章才被视为有效文件。010302

第一步: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说明书应对整个系统的构成、性能、整体技术指标,采用的技术手段,实施的方案,各个分系统之间以及各分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必要的事项等做出较详细的说明和论述,以作为给设计方的基本依据。在设计任务书里,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技术指标、所用入侵探测器的数量及型号、工作环境、传输距离、控制要求等各以文字形式写出。0102

第一步: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根据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包括任务来源、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工程项目的内容和目的要求、建设工期、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可行性研究报告与设计任务书的内容本质一致。

第二步:现场勘察在接收到设计任务书之后,就需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的建筑布局情况,从而确定现场设备的安装位置,为系统图及平面图的绘制收集第一手资料。可以通过实地走访与分析建筑平面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根据工程的具体建筑的各功能区域平面布置、用户对房屋的使用要求和防护目标的情况,确定划分一、二、三级防护区域和位置。重点安全保卫部位(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门洞尺寸、用途、数量、重要程度等要进行勘察记录,以此作为防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依据。0102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勘察确定禁区(如金库、文物库、中心控制室)的边界时,要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或建设方提出的防护要求,勘查实体防护屏障(该实体建筑所有的门、窗户(含天窗)、排气孔防护物、各种管线的进出口防护物也组成屏障的一个部分)的位置、外形尺寸、制作材料、安装质量。勘察确定监视区外围警界边界,测量周界长度,确定周界大门的位置和数量,并记录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根据现场环境情况提出周界警戒线的基本防护形式,以作为周界报警设计的依据。0304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勘察确定防护区域的边界,防护区域的边界应与室外警戒周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所有分防护区域都应划在防护区域边界内,防护边界需要设置周界报警或周界实体屏障时,要对设置位置进行实地勘察,作为周界报警或周界屏障的设计依据。勘察确定防护区域的所有门窗、天窗、气窗、各种管线的进出口、通道等,并标注其外形尺寸,作为防盗窗栅的设计依据。0506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勘察确定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考察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可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并记录,以符合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要求作为选择摄像的安装方式并进行监视电视设计的依据。对防护目标,应测量其附近产生的有规律性的电磁波辐射强度,对无线电干扰强度高的区域要进行记录,以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的依据。0708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要调查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和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以作为室外入侵探测监视系统设计的依据。各种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进行实地勘测,进行现场模拟试验,符合探测范围要求方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位置应考虑周到并做记录。0910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内容勘察确定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及其他热源的分布情况。勘察其他与安全管理有关的内容。1112

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记录防区的区域划分平面图(其中分为一号、二号、三号区域)出入口、窗户的位置和地下通道的走向平面图摄像机、探测器、报警照明灯等各种器材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平面图管线走向、出线口平面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勘察记录中心控制室平面布置图以及控制室管线进出位置图光照度变化、电磁波辐射强度数据表总体平面图系统方框现场勘察及防护等级确定确定防护等级根据安全防范的风险状况以及工程实际情况,其中包括资金投入等,综合确定安防系统应达到的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