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2025-06-15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解读
目录CONTENTS02.04.05.01.03.06.课程理念与目标学业评价体系课程内容结构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建议教师发展要求
01课程理念与目标
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通过主题式学习活动(如角色扮演、项目任务)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发展。语言能力鼓励通过英语学习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如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式问题(如“故事结局是否合理?”),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深层含义并表达个人观点。思维品质注重培养跨文化理解与传播能力,通过对比中外节日、礼仪等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例如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文化意识010302核心素养导向倡导自主学习策略,如利用数字化工具(英语学习APP、在线词典)进行个性化学习,培养元认知策略(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控),形成终身学习习惯。学习能力04
主题式教学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设计任务,例如环保主题中,学生通过制作英文海报、撰写倡议书等活动,整合词汇、语法与表达技能。语言能力培养多模态语篇输入强调通过对话、图表、视频等多样化语篇形式输入语言材料,例如利用动画短片训练听力理解,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语篇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分层目标设计针对不同学段(1-2年级、3-6年级)设置阶梯式能力要求,如低年级侧重听说游戏(如“单词接龙”),高年级侧重读写结合(如续写故事),确保能力渐进发展。
文化意识渗透通过对比中西饮食、家庭观念等文化现象(如“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并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如用英文讲解春节习俗)。中外文化对比价值观融合教学跨文化交际实践在语篇教学中挖掘文化内涵,例如通过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传递坚持不懈的价值观,同时对比西方同类故事(如《龟兔赛跑》),培养辩证思考能力。设计模拟国际交流场景(如“接待外国笔友”),让学生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文化敏感性和包容性,例如学习如何用英语得体表达拒绝或建议。
02课程内容结构
六要素整合设计主题引领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畴为框架,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等要素有机整合,形成具有情境性和整体性的学习内容,避免碎片化教学。语篇为载体通过对话、故事、说明文、图表等多样化语篇类型,承载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语言功能和文化内涵,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渗透在语言技能训练中融入认知策略(如预测、联想)、调控策略(如自我监控)、交际策略(如求助、澄清)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融合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渗透中外文化比较,例如通过节日习俗、行为规范等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如“家庭生活”“环境保护”)展开,整合听、说、读、写活动,形成“主题—语篇—语言—文化—技能”闭环,强化知识关联性。结构化单元设计结合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内容设计主题任务,如用英语描述植物生长过程(链接科学课),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跨学科联结同一主题在不同学段复现并深化,例如“健康生活”主题在低年级学习饮食词汇,中高年级延伸至运动习惯与心理健康,实现认知的纵向衔接。螺旋式进阶010302主题单元式教学通过“设计校园环保海报”“模拟国际文化节”等主题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综合运用语言技能,强化实践能力。真实项目驱动04
语篇类型分级以配图对话、儿歌、简短故事为主,篇幅控制在50词以内,语言结构简单(如“Thisis...”“Ilike...”),侧重听力理解和口头模仿。基础性语篇(1-2年级)引入日记、通知、简易说明文等,篇幅增至80-120词,包含一般现在时、过去时等基础时态,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发展性语篇(3-4年级)增加议论文、书信、科普短文等,篇幅达150-200词,涉及被动语态、条件句等复杂结构,要求分析观点、推断作者意图,为初中学习过渡铺垫。综合性语篇(5-6年级)配套使用视频、播客、网页等非连续性文本,例如通过动画短片理解“交通规则”,提升学生数字化时代的语言处理能力。多模态语篇拓展
03教学实施建议
真实语境创设通过模拟购物、问路、节日庆祝等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贴近实际的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言,强化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自然衔接。例如设计班级国际日活动,学生需用英语介绍各国文化习俗。情境化教学策略多模态情境构建结合图片、视频、实物教具等多元媒介,打造视听触多维感知的学习环境。如利用AR技术呈现立体化动物园场景,学生可边观察动物特征边练习描述性句型。角色扮演深化设计医生患者、导游游客等角色卡,引导学生通过身份代入理解不同场合的语言功能。要求学